• kǒu
  • shuō
  • pí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kǒu shuō wú píng

成语解释:单凭口说,不足为据。

成语出处:元 乔吉《扬州梦》第四折:“咱两个口说无凭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复句式;作补语、分句;指口头说不能作为凭据

繁体字形:口説無凴

英文翻译:words alone are no proof

口说无凭的意思

口:1.嘴。2.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海口。3.特指港口。也特指长城的关口:转口。出口转内销。口外。古北口。4.行业;系统;专业方向:对口支援。文教口。专业不对口。5.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:碗口儿。瓶子口儿。6.指人口:户口。拖家带口。7.指口味:口重。8.破裂的地方:裂口。疮口。9.刀剑等的锋刃:刀卷口了。10.骡、马、驴等的年龄(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):这匹马六岁口。11.量词。用于人,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:三口人。一口猪。两口缸。

说:[shuō]1.用话来表达意思:我不会唱歌,只说了个笑话。2.解释:一说就明白。3.言论;主张:学说。著书立说。有此一说。4.责备;批评:挨说了。爸爸说了他几句。5.指说合;介绍:说婆家。6.意思上指:他这番话是说谁呢?[yuè]同“”。[shuì]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:游说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凭:1.(身子)靠着:凭几。2.倚靠;倚仗:这事儿能不能办成,就全凭你了。3.证据:凭据。文凭。不足为凭。4.表示凭借、根据:凭票付款。凭经验判断。劳动人民凭着智慧和双手创造世界。5.姓。6.无论:凭你跑多快,我也赶得上。

成语评论

口说无凭”这四个字,听起来像老一辈的唠叨,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。比如老王跟朋友借钱时拍胸脯说“下个月一定还”,结果半年过去了,对方却改口说“有这事儿吗?”。这时候老王才明白:光靠口头承诺,真遇到纠纷连个证据都拿不出来。

问题来了:为什么人们总说“口说无凭”? 其实这和记忆的不可靠性有关。去年公司团建时,张经理明明说“这次活动表现好的能调薪”,可当小李拿着录音去问时,经理却改口“我说的是明年调薪”。你看,连当事人都可能记不清自己说过什么。

我有个做中介的朋友分享过案例:客户看房时口头承诺“明天就签合同”,结果第二天却选了别家。这时候要是有条微信记录或定金收据,至少能证明对方确实表达过意向。所以说,关键承诺最好落在纸面上,就像网购要保留聊天记录一样。

那怎么避免“口说无凭”的尴尬? 我习惯在重要谈话后发条确认消息。比如开会讨论完项目分工,马上在工作群@同事:“刚才确认由你负责设计稿初稿,周三前提交对吧?”这样既不会显得不信任,又能留下文字依据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生活中也不能事事都较真。上周邻居说“周末帮你修水管”,结果临时有事耽搁了。这种小事若非要立字据,反而伤了和气。我的原则是:涉及利益往来的要留痕,日常小事多点信任也无妨。

现在连买菜都能扫码支付,信息留存其实比想象中容易。下次再遇到重要约定,不妨试试用手机备忘录记两笔,或者让对方在便利贴上签个名。毕竟防患于未然,总比事后扯皮强得多。

说到底,这个成语提醒我们的不是怀疑他人,而是尊重客观规律。就像春耕要留种,远行要带地图,现代社会里养成留证意识,反而能让合作更顺畅。下次遇到重大承诺时,记得给自己加道“保险栓”——这既不伤感情,又能保护双方权益。

口说无凭的造句

  1. 造句 口说无凭,我们必须签一份合同。
  2. 造句 你说的这些事,口说无凭,我无法相信。
  3. 造句 咱们口说无凭,立此为据。
  4. 造句 口说无凭,我们必须签一张合同。
  5. 造句 记者:你们公司在哪儿啊?钱汇过去了应该有收据吧?口说无凭啊!
  6. 造句 口说无凭,那么就让。我们来看看事实吧!
  7. 造句 巫师和发展联盟:这是口说无凭么?
  8. 造句 口说无凭,白纸黑字签字画押吧。
  9. 造句 哦,真把自己当根葱了,口说无凭,让我看看你到底有几斤几两。
  10. 造句 口说无凭,我得先把你捆在这里,直接去你的银庄去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