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kě lián bā bā
成语解释: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
成语出处: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要再借,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,也得戴上笼头啦!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指可怜的样子
繁体字形:可憐巴巴
英文翻译:Poor Baba
可:[kě]1.许可:认可。2.能够:牢不可破。3.值得:可爱。4.连词。却;可是。表示转折:他年纪不大,力气可不小。5.副词。1.表示强调: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!2.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:你可知道?。都说这办法好,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?6.适合:可人意。可口。可心。7.文言副词。大约:年可二十。[kè]〔可汗〕简称汗。古代鲜卑、突厥(jué)、回纥(hé)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汗(hán)。
怜:1.怜悯:可怜。怜惜。同病相怜。2.爱:怜爱。爱怜。
巴:1.盼望:巴不得。朝(zhāo)巴夜望。2.紧贴:爬山虎巴在墙上。3.粘住:粥巴了锅了。4.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:锅巴。5.挨着: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。6.张开:巴着眼瞧。天气干燥,桌子都巴缝儿啦。7.周朝国名,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8.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9.姓。10.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,符号bar。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,压强就是1巴,合100000帕。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,现已改用百帕。11.巴士:大巴。中巴。小巴。
巴:1.盼望:巴不得。朝(zhāo)巴夜望。2.紧贴:爬山虎巴在墙上。3.粘住:粥巴了锅了。4.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:锅巴。5.挨着: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。6.张开:巴着眼瞧。天气干燥,桌子都巴缝儿啦。7.周朝国名,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8.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9.姓。10.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,符号bar。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,压强就是1巴,合100000帕。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,现已改用百帕。11.巴士:大巴。中巴。小巴。
“可怜巴巴”这个成语,到底怎么用才合适呢?先来看个例子:小朋友蹲在玩具店门口,眼睛红红的,拽着妈妈的衣角说:“我真的好想要这个娃娃……”妈妈叹了口气:“别装可怜巴巴的,家里已经有五个了。”这里既描绘了孩子的委屈,又带出成年人看破小心思的幽默感。
有人会问:这种“可怜巴巴”到底是真委屈还是假装的?其实两种情况都存在。比如小区里的流浪狗缩在纸箱里发抖,路过的大爷把热包子掰开放在地上,这时候的“可怜巴巴”就是真实生存状态的反映。而同事捧着咖啡杯说“这个月绩效还差三单,帮帮忙呗”,更多是职场中的策略性示弱。
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常常带着温度。短视频里常有这样的画面:上班族深夜加班,镜头扫过空荡荡的办公室,配文“可怜巴巴等外卖”。这其实是用自嘲化解压力,比起真正的凄苦,更多是年轻人苦中作乐的智慧。
我观察到,当代社交中“可怜巴巴”有了新变化。朋友群里发“钱包比脸还干净”的表情包,配上流泪猫猫头,这种半真半假的表达反而拉近了人际关系。关键在于分寸感——适度的示弱能引发共鸣,过度的抱怨却可能适得其反。
最后思考个问题:当我们在说某人“可怜巴巴”时,是否也在投射自己的情感?就像看到街边淋雨的小猫,有人快步走过,有人驻足投喂,不同反应背后,藏着各自的生活经历与情感温度。这种成语的妙处,或许正在于它像面镜子,照见人心柔软处的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