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ā bā jí jí
成语解释:指勉强,凑合。同“巴巴结结”。
成语出处:《古今小说 沉小官一鸟害七命》:“父子三人,正是衣不遮身,食不充口,巴巴急急,食不敷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巴巴结结”
繁体字形:巴巴急急
英文翻译:Baba is in a hurry
巴:1.盼望:巴不得。朝(zhāo)巴夜望。2.紧贴:爬山虎巴在墙上。3.粘住:粥巴了锅了。4.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:锅巴。5.挨着: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。6.张开:巴着眼瞧。天气干燥,桌子都巴缝儿啦。7.周朝国名,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8.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9.姓。10.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,符号bar。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,压强就是1巴,合100000帕。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,现已改用百帕。11.巴士:大巴。中巴。小巴。
巴:1.盼望:巴不得。朝(zhāo)巴夜望。2.紧贴:爬山虎巴在墙上。3.粘住:粥巴了锅了。4.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:锅巴。5.挨着: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。6.张开:巴着眼瞧。天气干燥,桌子都巴缝儿啦。7.周朝国名,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8.指四川东部和重庆一带。9.姓。10.压强的非法定计量单位,符号bar。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,压强就是1巴,合100000帕。从前气象学上多用毫巴,现已改用百帕。11.巴士:大巴。中巴。小巴。
急:1.急躁;着急:急性子。急着赶路。2.使着急:眼看要开演了,小王还不来,真急人。3.匆促;迅速。与“缓”相对:急促。水流很急。4.迫切;情况严重:急事。情况紧急。5.紧急严重的事情:救急。当务之急。6.热心做;热心帮助:急公好义。急人之难。
急:1.急躁;着急:急性子。急着赶路。2.使着急:眼看要开演了,小王还不来,真急人。3.匆促;迅速。与“缓”相对:急促。水流很急。4.迫切;情况严重:急事。情况紧急。5.紧急严重的事情:救急。当务之急。6.热心做;热心帮助:急公好义。急人之难。
哎哟喂,今天咱们来聊聊“巴巴急急”这个成语,你猜它是啥意思?说白了,就是形容人做事儿特别匆忙,慌里慌张的样子。比如你赶着去开会,结果钥匙找不着,袜子穿反了,这时候就能用“巴巴急急”来形容自己——那叫一个狼狈啊!
那有人可能要问了:“这词儿和‘急急忙忙’有啥区别?”嘿,问得好!虽然意思差不多,但“巴巴急急”更口语化,带点儿俏皮感。举个例子:小明平时做事稳当,可今天考试迟到,一路小跑进教室,同桌就笑他:“你今儿咋巴巴急急的?昨晚熬夜看球了吧?”你瞅,这语气是不是比“急急忙忙”更鲜活?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事儿。前阵子邻居张婶准备年夜饭,剁肉馅儿剁得案板咚咚响,她老伴儿在旁边直念叨:“慢点儿慢点儿,巴巴急急的当心切着手!”你看,这词儿用在家里人身上,既有埋怨又带着关心,是不是特生活化?
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现代人谁没经历过“巴巴急急”的时刻?我自己就深有体会。上个月赶高铁,眼瞅着检票口要关了,拎着行李箱在站台狂奔,那画面简直能拍成喜剧片。但事后想想,要是提前半小时出门,哪至于这么折腾?所以啊,老祖宗造这词儿,估计也是在提醒咱们:做事儿得讲究个从容劲儿。
对了,用这成语还有个讲究——得看场合。比如公司开会时领导说:“项目推进要抓紧,但别巴巴急急地赶工”,这话听着既严肃又接地气。要是换成正式报告里写“避免仓促行事”,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。所以说,活用成语就像炒菜放调料,关键得掌握火候。
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儿:生活节奏快归快,咱还是得学着给自己留点儿余量。就像我妈常说的:“宁可早到十分钟,不赶最后一班车。”毕竟啊,巴巴急急容易出错,稳稳当当才长久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