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ǔ chǔ kě lián
成语解释:楚楚:指幼树纤弱的样子;可怜:可爱。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;惹人喜爱。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,但永无栋梁用耳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指非常可爱
繁体字形:楚楚可憐
英文翻译:delicate and touching
楚:1.古书上指牡荆。落叶灌木。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,鲜叶供药用。2.痛苦:苦楚。3.清晰;整齐:清楚。衣冠楚楚。4.周朝国名(?—前223)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湖南、湖北一带。为秦所灭。5.朝代名。十国之一(907—951)。马殷建立。建都长沙,后为南唐所灭。
楚:1.古书上指牡荆。落叶灌木。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,鲜叶供药用。2.痛苦:苦楚。3.清晰;整齐:清楚。衣冠楚楚。4.周朝国名(?—前223)战国七雄之一。在今湖南、湖北一带。为秦所灭。5.朝代名。十国之一(907—951)。马殷建立。建都长沙,后为南唐所灭。
可:[kě]1.许可:认可。2.能够:牢不可破。3.值得:可爱。4.连词。却;可是。表示转折:他年纪不大,力气可不小。5.副词。1.表示强调: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!2.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:你可知道?。都说这办法好,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?6.适合:可人意。可口。可心。7.文言副词。大约:年可二十。[kè]〔可汗〕简称汗。古代鲜卑、突厥(jué)、回纥(hé)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汗(hán)。
怜:1.怜悯:可怜。怜惜。同病相怜。2.爱:怜爱。爱怜。
哎哟喂,说到“楚楚可怜”这个成语,你脑子里是不是立马浮现出那种柔弱、让人忍不住想保护的形象?比如古装剧里,女主眼眶泛红、低头不语的模样,可不就是“楚楚可怜”的经典写照嘛!但咱今天得掰扯清楚,这词儿到底咋用才到位?
举个栗子哈!你瞅瞅《红楼梦》里黛玉葬花那段——“只见她肩头微颤,泪珠儿在睫毛上打转,连扫地的婆子都忍不住叹气”。这不就是活脱脱的“楚楚可怜”吗?这时候肯定有人要问:为啥非用这个成语?说白了,它比单纯说“可怜”多了层精致感,就像加了柔光滤镜的委屈,让人既心疼又觉得画面感十足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现代人用这个成语可别跑偏咯!前两天刷短视频,看见个姑娘故意瞪大杏眼装柔弱,评论区立马炸锅:“姐们儿,您这楚楚可怜演得跟抽筋似的!”你品,你细品——过犹不及啊!所以说啊,真正的“楚楚可怜”得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脆弱感,跟东施效颦压根不是一回事。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问题:大老爷们能用这词儿形容不?别说,还真有特例!前阵子看脱口秀,有个选手自嘲:“我这一米八的东北汉子,抱着摔坏的Switch站在售后门口,愣是被工作人员说成楚楚可怜!”你看,时代在进步,成语也在突破刻板印象嘛!
依我看呐,“楚楚可怜”在现代语境里更像把双刃剑。用得好了是共情神器,比如描写流浪小猫“蜷在纸箱里瑟瑟发抖”的场景;可要是滥用呢,分分钟变油腻套路。说到底,真情实感才是王道——就像我妈总念叨的:“装出来的可怜相,还不如实实在在说人话!”这话糙理不糙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下次再看到这个词,不妨多留个心眼。到底是发自内心的脆弱美,还是刻意营造的表演型人格?生活里的人和事啊,有时候比成语本身更有意思。就像街角咖啡店那只总爱蹭客人裤脚的橘猫,你说它楚楚可怜吧,转头就看见它抢了隔壁狗狗的骨头——这反转,可比背成语好玩多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