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ùn yǒu suǒ cháng
成语解释:寸比尺短,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。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,也会有他的长处。
成语出处:战国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
繁体字形:寸有所長
英文翻译:sometimes an inch may prove long
寸:1.长度单位,10分等于1寸,10寸等于1尺。1市寸合1/30米。2.形容极短或极小:寸功。寸进。寸土。寸步。鼠目寸光。3.凑巧:你来得可真寸。4.姓。
有:[yǒu]1.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2.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3.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4.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5.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6.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7.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8.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[yòu]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所:1.处所:场所。住所。各得其所。2.明代驻兵的地点,大的叫千户所,小的叫百户所(后来只用于地名):海阳所(在山东)。前所(在浙江)。后所(在山西)。沙后所(在辽宁)。3.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诊疗所。指挥所。招待所。4.a)用于房屋:这所房子。b)用于学校等:一所医院。两所学校。5.姓。6.跟“为”或“被”合用,表示被动:为人所笑。看问题片面,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7.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,表示中心词是受事:我所认识的人。大家所提的意见。8.用在“是…的”中的名词、代词和动词之间,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:全国的形势,是同志们所关心的。9.用在动词前面,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:各尽所能。闻所未闻。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哎呦,说到“寸有所长”这个成语,老铁们可别光看字面意思就以为在聊尺寸问题啊!说白了,这成语的精髓是“再小的东西也有它的优势”。比如说,修理工老王的手指头粗得像胡萝卜,但人家拆螺丝的速度比绣花针还快;隔壁程序员小李的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,可人家改个代码就能让系统运行效率翻倍。你看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寸有所长”现场教学?
这时候可能有兄弟要问:“那这成语跟咱们普通人有啥关系?” 害!您瞅瞅菜市场卖豆腐的张婶,她算术考试总不及格,但心算找零钱的速度堪比计算器。这说明啥?每个人天生自带技能点,关键得找准自己的发力方向。就像我表弟,读书时总被说“不是学习的料”,结果现在搞短视频剪辑,月入五位数比我们这些当年考高分的都香。
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自然界早就参透这个道理。仙人掌在沙漠里活得滋润,荷花在水塘里亭亭玉立,要是强行让它们互换生存环境,那才叫灾难现场。这跟咱们职场一个道理,让技术宅去做销售,或者让社牛症去搞科研,那场面想想都刺激。所以说啊,找准定位比盲目努力更重要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有朋友可能要杠了:“那短板就不用补了吗?” 这话得两说。咱不反对自我提升,但得讲究策略。就像手机既要电池耐用又要拍照清晰,但主打卖点总得有个侧重。个人发展也是这个理,与其在弱项上死磕,不如把长板修炼到极致。毕竟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,能把一件事做到95分,比每件事都60分强得多。
最后唠句实在的,咱们这代人活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时代,与其天天盯着别人的长处焦虑,倒不如静下心来挖掘自己的隐藏技能。说不定你现在嫌弃的某个“小特长”,哪天就成了改变命运的突破口。您品,您细品,是不是这么个道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