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án bēi rú tòng
成语解释: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
繁体字形:含悲茹痛
英文翻译:Sorrow and pain
含:1.东西放在嘴里,不咽下也不吐出:含一口水。含着橄榄。2.藏在里面;包括在内;容纳:含着眼泪。这种梨含水分很多。工龄满三十年以上(含三十年)者均可申请。3.带有某种意思、情感等,不完全表露出来:含怒。含羞。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。
悲:1.伤心:悲喜交集。2.怜悯:慈悲。3.悲壮:悲歌。
茹:1.吃:茹素。含辛茹苦。2.姓。
痛:1.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:头痛。肚子痛。伤口很痛。2.悲伤:悲痛。哀痛。3.尽情地;深切地;彻底地:痛击。痛骂。痛歼。痛饮。痛下决心。
“含悲茹痛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把悲伤和痛苦咽进肚子里。它到底在什么情况下用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吧。比如一位医生在疫情中连续工作几十小时,目睹生死却依然坚守岗位,这时候可以说她“含悲茹痛”——不是没有情绪,而是选择了扛起责任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忍气吞声”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主动性。前者是主动承载苦难,后者多是被动承受。就像老张创业失败后,他既没抱怨市场环境,也没逃避债务,反而在深夜复盘数据,这种直面困境的态度,正是成语描绘的精神内核。
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品质?看看社区志愿者李阿姨就明白了。暴雨淹没地下室时,她自家也受灾,却先帮独居老人转移物资。当记者问她为何这么做,她摆摆手说:“谁家没个难处?”这种将个人伤痛转化为助人力量的行为,让成语有了温度。
现代社会还需要“含悲茹痛”吗?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影子。王师傅在工厂下岗后,每天清早去快递站分拣包裹,只为供女儿读大学。女儿问他累不累,他总笑着说“就当锻炼身体”。这种笑着咽下生活苦涩的坚韧,比任何豪言壮语都动人。
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场景的拓展。年轻设计师小陈的案例很有意思,她的国潮作品被抄袭后,没有选择网络控诉,而是带着新系列参加设计周。开展当天,她在展板上写着:“伤痛会成为养料”。这种转化负面情绪的能力,或许正是当代版的“含悲茹痛”。
说到底,这个成语教给我们的是情绪的转化艺术。它不鼓励压抑情感,而是强调在艰难时刻保持向前的姿态。就像登山者遇到暴风雪,明智的做法不是停在原地哭泣,而是系紧鞋带继续攀登——因为只有向前走,才能穿越风雪见到晴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