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ēng mù hán bēi
成语解释:比喻因父母亡故,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。
成语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丧父母的悲痛
繁体字形:風木含悲
英文翻译:The wind, the wood and the sorrow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木:1.树木:伐木。果木。独木不成林。2.木头:枣木。榆木。檀香木。3.棺材:棺木。行将就木。4.质朴:木讷。5.反应迟钝:木然。木头木脑。他反应有点木。6.麻木:两脚冻木了。舌头木了,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。7.姓。
含:1.东西放在嘴里,不咽下也不吐出:含一口水。含着橄榄。2.藏在里面;包括在内;容纳:含着眼泪。这种梨含水分很多。工龄满三十年以上(含三十年)者均可申请。3.带有某种意思、情感等,不完全表露出来:含怒。含羞。谈吐中含着一种失落感。
悲:1.伤心:悲喜交集。2.怜悯:慈悲。3.悲壮:悲歌。
“风木含悲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雅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生活。比如,一个人在深秋的傍晚独自走在落叶纷飞的小路上,周围的枯树被风吹得沙沙作响,仿佛在低声哭泣——这时候就可以说:“这场景真是风木含悲,连空气里都带着几分凄凉。”你看,成语里的“风”和“木”好像被赋予了情感,让环境成了情绪的镜子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成语只能用来写自然景色吗?”当然不是!比如在小说里,主角离开家乡时,作者可以写:“老屋前的槐树在风中摇曳,枝叶摩擦的声音像在诉说着不舍,风木含悲的氛围让人眼眶发酸。”这里不仅描绘了场景,还用自然现象烘托了人物的离别之情。成语的妙处就在于,它能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。
再举个实际的例子:假设你在看历史纪录片,旁白提到战乱后的古城废墟,画面里断壁残垣间唯有几棵老树孤零零立着,这时解说词用上“风木含悲”是不是瞬间就有了画面感?它比直接说“很悲伤”更含蓄,却更有力量。我个人觉得,这类成语就像调味料,用对了能让文字更有层次。
有人可能会好奇:“为什么非要用这么复杂的成语?”其实关键在于场景适配。比如朋友失恋后强颜欢笑,你安慰他说:“别硬撑了,你看窗外那棵树都快被风吹折了,风木含悲的时候,人掉眼泪也不丢脸。”这时候成语反而成了打破尴尬的巧妙比喻,比直白的安慰更让人触动。
最后想说,语言是活的工具。像“风木含悲”这样的表达,用好了能让人眼前一亮,但也不必刻意堆砌。下次遇到相似的场景,不妨试试用自然界的动静来传递情绪——说不定你会发现,连一阵风、一片叶都能帮你讲故事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