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kùn xīn héng lǜ
成语解释:心意困苦,思虑阻塞。表示费尽心力,经过艰苦的思考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;表示费尽心力
繁体字形:困心衡慮
英文翻译:great pains taken in working out a scheme
困:1.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、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:为病所困。想当年当(dàng)无可当,卖无可卖,真把我给困住了。2.控制在一定范围里;围困:困守。把敌人困在山沟里。3.困难:困苦。困厄。4.疲乏:困乏。困顿。5.疲乏想睡:你困了就先睡。6.睡:困觉。天不早了,快点困吧。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衡:1.秤杆。泛指称重量的器具。2.称量(liáng):衡其轻重。3.衡量:衡其得失。4.古又同“横(héng)”。
虑:1.思考:考虑。深谋远虑。千虑一得。2.担忧;发愁:忧虑。疑虑。顾虑。过虑。不足为虑。
“困心衡虑”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?举个具体例子吧。比如小王接手了一个烂尾项目,客户天天催进度,团队内部互相推诿。他既要安抚各方情绪,又要重新制定可行性方案,连续三个月没睡过整觉。这种既焦虑又必须保持理性分析的状态,就是典型的困心衡虑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普通焦虑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“衡”字。就像建筑工人砌墙时会用水平仪校准,困心衡虑强调的是在压力中保持平衡判断。去年我负责跨部门协作项目时,既要顶住老板的业绩要求,又要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节奏,这种在拉扯中找平衡的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成语的精髓。
现代职场常见这种现象吗?太常见了!看看那些创业公司CEO,白天要处理现金流危机,晚上还要给团队打气;新手妈妈在职场晋升和育儿责任间周旋;甚至学生备考时既要克服焦虑又要制定复习计划——这些都是困心衡虑的当代写照。
这种状态到底是好是坏?我个人认为它像把双刃剑。适度的困心衡虑能激发潜能,就像健身时的负重训练。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,就像持续拉满的弓弦,迟早会断裂。去年有个做风控的朋友,因为长期在风险防范和业务增长间走钢丝,最后得了焦虑症,这就是过犹不及的典型案例。
怎么判断自己处在健康状态还是危险区?有个简单标准:看第二天睡醒时是充满斗志还是浑身抗拒。健康的困心衡虑会产生类似完成拼图的成就感,病态的情况则会伴随持续的头疼或肠胃不适。建议大家学学老船工的操作——风浪大时更要频繁调整帆索,而不是咬牙硬扛。
说到底,这个流传千年的成语提醒我们:人生没有绝对顺境,真正的高手都是在动荡中校准方向。就像冲浪者利用浪的推力,困心衡虑的本质,是把压力转化成思考的势能。下次遇到两难处境时,不妨对自己说:这不是困境,而是练习平衡术的道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