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éng lǜ kùn xīn
成语解释:形容费尽心思。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。”
成语出处:语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困於心,衡於虑,而后作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;表示费尽心力
繁体字形:衡慮困心
英文翻译:Worry about balance
衡:1.秤杆。泛指称重量的器具。2.称量(liáng):衡其轻重。3.衡量:衡其得失。4.古又同“横(héng)”。
虑:1.思考:考虑。深谋远虑。千虑一得。2.担忧;发愁:忧虑。疑虑。顾虑。过虑。不足为虑。
困:1.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、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:为病所困。想当年当(dàng)无可当,卖无可卖,真把我给困住了。2.控制在一定范围里;围困:困守。把敌人困在山沟里。3.困难:困苦。困厄。4.疲乏:困乏。困顿。5.疲乏想睡:你困了就先睡。6.睡:困觉。天不早了,快点困吧。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“衡虑困心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咱们先拆开看看。字面意思是“反复思考导致内心困顿”,但实际使用时往往带有积极色彩——形容人为了解决问题而深思熟虑的状态。比如有个程序员连续熬夜改代码,同事可能会说:“看他衡虑困心的样子,这个bug肯定快解决了。”
自问:这种状态和普通焦虑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“衡”字。焦虑可能漫无目的,而衡虑困心特指有明确目标地反复推敲。就像设计师对着图纸改第三十版时,虽然头疼却充满解决问题的执着,这种矛盾感正是成语的精妙所在。
菜市场王大妈最近也“衡虑困心”过。她为了孙子挑幼儿园,把附近五家机构的伙食表、师资比例做成Excel对比表,还假装接孩子的家长混进园区考察。这种较真劲儿被街坊笑称“民间教育评估专家”,其实正是成语的鲜活写照。
个人观察:现代人容易陷入两种极端——要么草率决定,要么过度纠结。前者像随便往湖里扔石子,后者如同拿着量角器测涟漪角度。而“衡虑困心”恰似老渔夫修补渔网,既需要细致检查每个绳结,又清楚补网是为了明天出海。
朋友公司最近竞标失败的故事很有意思。他们团队准备了三个月,标书改了二十稿,连茶水间的咖啡豆都换成提神效果更强的品种。虽然没中标,但负责人说:“这波衡虑困心不亏,把我们的服务流程优化了三处硬伤。”你看,有些成长恰恰藏在看似徒劳的纠结里。
下次看见有人为件事反复折腾,别急着劝“别想太多”。说不定人家正处在破茧的关键期,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,就像春蚕吐丝,看似困在茧里,实则在编织翅膀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