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ēng
  • míng
  • què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ēng míng què qǐ

成语解释: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。

成语出处: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新城北录下》:﹝朱文元﹞先在徐班,以年未五十,故无所表见,至洪班则声名鹊起,班中人称为戏忠臣。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聲名鵲起

英文翻译:rise to fame

声名鹊起的意思

声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
名:1.名字;名称:人名。书名。命名。报名。给他起个名儿。2.名字叫做: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。3.名义:你不该以出差为名,到处游山玩水。4.名声;名誉:出名。有名。世界闻名。5.出名的;有名声的:名医。名著。名画。名山。6.说出:莫名其妙。不可名状。7.占有:一文不名。不名一钱。8.a)用于人:三百多名工作人员。录取新生四十名。b)用于名次:第三名。9.姓。

鹊:也叫喜鹊。鸟类。喙尖,尾长,体羽大部为黑色,肩和腹白色。叫声响亮,主食昆虫,是益鸟。

起:1.由坐卧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:起来。起立。起床。早睡早起。2.离开原来的位置:起身。起飞。3.物体由下往上升:皮球不起了。4.长出(疱、疙瘩、痱子):夏天小孩儿身上爱起痱子。5.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:起货。起钉子。6.发生:起风了。起疑心。起作用。7.发动;兴起:起兵。起事。8.拟写:起稿子。起草。9.建立:起伙。起会。白手起家。平地起高楼。10.姓。11.件;次:这样的案子每年总有几起。防止了一起事故。12.群;批:外面进来一起人。他们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事物随动作出现:乐队奏起迎宾曲。会场响起热烈掌声。14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涉及人或事:他多次问起过你。想起一件事。

成语评论

声名鹊起”这个词,字面意思是“名声像喜鹊一样突然飞起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短时间内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。比如:“这家小众书店因为独特的选书品味和社区活动,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声名鹊起,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打卡。”这个例子中,书店的“突然走红”既符合成语的快速传播感,又点出了背后的原因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声名鹊起必须靠运气吗?”其实不然。仔细观察会发现,大多数“突然成功”的背后都有长期积累。例如某科技公司推出革命性产品时看似横空出世,但团队可能已经默默研发了五年。用作家张爱玲的话说:“成名要趁早”,但这句话常被断章取义——她后半句其实强调了“个人努力与时代机遇同样重要”。

另一个常见误解是认为“声名鹊起”等同于“一夜爆红”。实际上,这个词更侧重社会评价的提升而非单纯流量暴涨。比如某位医生因研发新型治疗方案被国际期刊报道,即便公众未必熟知,但在专业领域已是声名鹊起。这种“圈层化传播”的现象,在互联网时代尤为明显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声名鹊起并不总是好事。就像网红餐厅突然客流量暴增,如果配套服务跟不上,反而可能因口碑下滑迅速跌落。这提醒我们:获得关注只是起点,持续提供价值才是关键。个人认为,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或许是“声名缓起”——像老树生根般扎实成长,这样的生命力往往比烟花式的绚烂更持久。

最后不妨思考:当我们在谈论“声名鹊起”时,究竟在期待什么?是渴望被看见的焦虑,还是对优质内容的天然向往?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真正靠实力突围的故事里——它们告诉我们,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,而时间终会筛选出值得留下的名字。

声名鹊起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这位作家获得了鲁迅文学奖,顿时声名鹊起。
  2. 造句 在这些案例中,那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在一夜间声名鹊起,这种轰动效应使得其国际知名度大大提升,如果运用得当且后续整合良好,这些企业都获益匪浅。
  3. 造句 他在意大利的世界杯赛中声名鹊起。
  4. 造句 木子美因写了图文并茂的性博客而声名鹊起,很快她的名字就被企业家擅自用到产品上。
  5. 造句 阿涅泽因撰写了第一本讨论微积分的书而声名鹊起.
  6. 造句 他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名社会讽刺作家声名鹊起。
  7. 造句 差不多过了五年,赖特兄弟才声名鹊起.
  8. 造句 摄影师维吉以拍摄30年代纽约罪案的骇人照片而声名鹊起。
  9. 造句 在这种情况下,尼克松对我的声名鹊起完全一反常态.
  10. 造句 千元套套赚万元赔,王泉玉声名鹊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