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è hè shēng míng
成语解释:赫赫:显耀盛大的样子;名:名声。非常显赫的名声
成语出处:唐·张籍《送白宾客分司东都》:“赫赫声名三十春,高情人独出尘埃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名声大
繁体字形:赫赫聲名
英文翻译:High reputation
赫:1.显著;盛大:显赫。煊赫。2.姓。3.赫兹的简称。1秒钟振动一次是1赫。
赫:1.显著;盛大:显赫。煊赫。2.姓。3.赫兹的简称。1秒钟振动一次是1赫。
声: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名:1.名字;名称:人名。书名。命名。报名。给他起个名儿。2.名字叫做: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。3.名义:你不该以出差为名,到处游山玩水。4.名声;名誉:出名。有名。世界闻名。5.出名的;有名声的:名医。名著。名画。名山。6.说出:莫名其妙。不可名状。7.占有:一文不名。不名一钱。8.a)用于人:三百多名工作人员。录取新生四十名。b)用于名次:第三名。9.姓。
提到“赫赫声名”,你想到的是历史书上叱咤风云的人物,还是今天社交媒体上粉丝千万的网红?这个词自带一种“江湖地位”的既视感,仿佛隔着纸都能闻到传奇的味道。但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?
例一:三国演义里诸葛亮“借东风”的故事流传千年,他的赫赫声名不仅来自智谋,更源于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执着。有人问:“为什么大家总记得他的失败而不是成功?”答案或许藏在“人性慕强”的心理中——人们更愿意崇拜一个拼尽全力但留有遗憾的英雄,而非一帆风顺的完美偶像。
例二:老字号药店门口挂着“御用贡品”的金字招牌,这是商家最爱的赫赫声名。但去年爆出的药材造假事件,让百年招牌三个月内褪色。这时候不禁想问:“名声和实力必须同步更新吗?”就像智能手机系统需要迭代,任何领域的“金字招牌”一旦停止进步,反而会成为困住自己的枷锁。
例三:邻居王阿姨不会用智能手机,但整条街都知道她做的醪糟能治小孩积食。这种街坊间的赫赫声名,比商业广告更有生命力。当年轻妈妈们抱着孩子去讨要秘方时,她们传递的不仅是民间智慧,更是数字化时代越来越稀缺的面对面信任。
我曾在敦煌见过一幅斑驳的供养人壁画,画角题着“信士张二狗供养”。当时导游说:“这个‘张二狗’在当年可能就是镇上的风云人物。”突然意识到,赫赫声名未必需要惊天动地,在自己的时空坐标里留下独特印记,或许就是普通人能抵达的“不朽”。
当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:有人拼命制造热搜维持声名,有人却主动退出流量江湖。这让人想到《庄子》里“材与不材”的寓言——过于耀眼的名声就像盛夏正午的太阳,固然夺目,却也让人不敢直视。或许真正的智慧,在于明白何时该让名字发光,何时该让作品说话。
站在玻璃幕墙大厦往下看,霓虹灯广告牌上的明星代言瞬息万变。但转角书店里那本被翻烂的《红楼梦》,封面上曹雪芹的名字历经三百年依然清晰。这或许揭示了名声的本质:它不是追逐的光环,而是时间筛选后留下的价值共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