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ù yè fěi xiè
成语解释:日夜勤劳;不怠惰。夙夜:早晚;匪:不;懈:松懈;懈怠。
成语出处:晋 司马彪《续汉书》:“熹为卫尉,尽心事上,夙夜匪懈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,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夙亱匪懈
英文翻译:never to slacken morning or night
夙:1.早:夙兴夜寐。2.素有的;旧有的:夙志。夙愿。
夜:1.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(跟“日”、“昼”相对):夜晚。夜班。白天黑夜。冬天昼短夜长。2.用于计算夜:三天三夜。每日每夜。3.姓。
匪:1.强盗:土匪。盗匪。2.副词。不;非:获益匪浅(得到不少的好处)。
懈:松懈:懈怠。坚持不懈。
“夙夜匪懈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用对了场景其实特别贴切。比如一位程序员连续一周熬夜修复系统漏洞,同事可能会说:“你这真是夙夜匪懈啊!”这时候成语既夸了对方的敬业态度,又带点心疼的感觉。
为什么用这个成语而不是直接说“加班”?关键在于它传递了“持续投入”和“自我要求”两层含义。比如父母照顾生病的孩子,整晚不敢合眼,这种场景用“夙夜匪懈”就比“熬夜”更有温度,既描述了事实,又暗含敬意。
去年我遇到个创业者,他办公室挂着“夙夜匪懈”的书法作品。他说这不是为了标榜辛苦,而是提醒自己:创业不是百米冲刺,而是带着清醒认知的长跑。这种解读让我耳目一新——原来这个古语也能用在现代职场心态上。
会有人觉得这是鼓励内卷吗?关键在于区分“主动追求”和“被动消耗”。当医生为研究治疗方案彻夜查资料,运动员为突破成绩加训到凌晨,这种为目标主动付出的状态,用“夙夜匪懈”来形容特别合适。它赞美的是清醒的坚持,而不是盲目的忙碌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古人用“夙夜”指代早晚,现代人却可能从凌晨工作到天亮。就像我认识的插画师朋友,她习惯深夜创作,笑称自己是“月亮不睡我不睡”的当代版夙夜匪懈。这种古今意趣的碰撞,让成语焕发了新生命。
下次看到凌晨办公室的灯光,或是早餐店凌晨四点升起的炊烟,或许我们能换个视角:这些画面里跳动的不仅是忙碌,还有普通人对自己选择的那份郑重其事。这种郑重,或许就是“夙夜匪懈”在现代最朴素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