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ù yè bù xiè
成语解释:夙夜:早晚;懈:懈怠松弛。日夜勤劳,不怠惰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皓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录》:“其读书夙夜不懈,肃奇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夙亱不懈
英文翻译:Night and day
夙:1.早:夙兴夜寐。2.素有的;旧有的:夙志。夙愿。
夜:1.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(跟“日”、“昼”相对):夜晚。夜班。白天黑夜。冬天昼短夜长。2.用于计算夜:三天三夜。每日每夜。3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懈:松懈:懈怠。坚持不懈。
“夙夜不懈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说白了就是“白天黑夜都不松懈”。比如有人问:“这词儿用在实际生活里是啥样?”咱们不妨代入一个场景:小张为了准备全国技能大赛,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习操作,晚上宿舍熄灯后还打着手电复习理论。同事劝他“别太拼”,他却说:“现在多熬一熬,比赛时才不会掉链子。”这就是典型的“夙夜不懈”。
有人可能会疑惑:“现在都讲效率,拼命熬夜真的对吗?”其实成语的本意不在鼓励透支身体,而是强调对目标的专注。比如创业者李姐,她白天跑客户、晚上做方案,但每周末固定给自己放半天假。她说:“持续发力不等于蛮干,关键是找到自己的节奏。”这种张弛有度的坚持,反而让她的团队三年内做到行业头部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小区里王大爷退休后学书法,每天雷打不动练两小时,儿女笑他“比上班还认真”。没想到两年后他的作品居然在社区展览上获奖。当被问秘诀时,大爷摆手说:“哪有什么天才,不过是每天磨墨的功夫。”你看,“夙夜不懈”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,日常的积累同样动人。
这里藏着一个思考:为什么古人要用“夙夜”这种时间概念?仔细想想,这恰恰抓住了坚持的本质——成功往往藏在那些别人看不见的时段。就像凌晨四点洛杉矶的科比,或者子夜实验室里的科研团队,时间的选择本身就在筛选真正热爱的人。不过我个人认为,现代人实践这个成语时,更需要智能化的时间管理,比如用番茄工作法替代无意义的耗时间。
最后看个反例。老同学聚会时,发现当年号称“拼命三郎”的小刘反而混得一般。细聊才知道,他这些年频繁跳槽,每个行业都是浅尝辄止。这提醒我们:“夙夜不懈”必须搭配明确方向才有价值,否则就像没装导航仪的赛车,跑得再快也容易迷路。真正的坚持,应该是朝着目标稳定输出的过程。
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值得奋斗的事情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智慧。它既不是要人做苦行僧,也不是空喊口号,而是提醒我们:成就就像种竹子,前三年只能长3厘米,但第四年就会每天疯长30厘米——前面那些看不见的努力,都在为破土而出的瞬间积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