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 shì huà xiǎo,xiǎo shì huà wú
成语解释:化:变。经过妥善处理,将大事化成小事,小事变成没事,息事宁人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‘大事化为小事,小事化为无事’,方是兴旺之家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
英文翻译:Small things make small things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化:[huà]1.变化;使变化:化脓。化名。化装。顽固不化。泥古不化。化整为零。化悲痛为力量。2.感化:教化。潜移默化。3.熔化;融化;溶化:化冻。化铁炉。太阳一出来,冰雪都化了。糖放到水里就化了。4.消化;消除:化食。化痰止咳。食古不化。5.烧化:焚化。火化。6.(僧道)死:坐化。羽化。7.指化学:理化。化工。化肥。8.后缀。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绿化。美化。恶化。电气化。机械化。水利化。9.姓。10.(僧道)向人求布施:募化。化缘。化斋。化了些米面来。[huā]同“花2”。
小: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大”相对:小雨。矮小。短小精悍。2.范围窄,程度浅,性质不重要:小事。小节。小题大作。小打小闹。3.时间短:小坐。小住。4.年幼小,排行最末:小孩。5.谦辞:小弟。小可。小人(a.谦称自己,指地位低;b.指人格卑鄙的人;c.指子女;d.小孩儿)。6.妾:小房。
小: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大”相对:小雨。矮小。短小精悍。2.范围窄,程度浅,性质不重要:小事。小节。小题大作。小打小闹。3.时间短:小坐。小住。4.年幼小,排行最末:小孩。5.谦辞:小弟。小可。小人(a.谦称自己,指地位低;b.指人格卑鄙的人;c.指子女;d.小孩儿)。6.妾:小房。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化:[huà]1.变化;使变化:化脓。化名。化装。顽固不化。泥古不化。化整为零。化悲痛为力量。2.感化:教化。潜移默化。3.熔化;融化;溶化:化冻。化铁炉。太阳一出来,冰雪都化了。糖放到水里就化了。4.消化;消除:化食。化痰止咳。食古不化。5.烧化:焚化。火化。6.(僧道)死:坐化。羽化。7.指化学:理化。化工。化肥。8.后缀。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,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:绿化。美化。恶化。电气化。机械化。水利化。9.姓。10.(僧道)向人求布施:募化。化缘。化斋。化了些米面来。[huā]同“花2”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哎,这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”的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“和稀泥”那味儿?但其实啊,它背后藏着挺多生活智慧的!比如公司里有个项目出了问题,领导开会时说:“咱们先别急着追责,把问题拆开来看,能解决的先解决,剩下的慢慢协调。”你瞧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大事化小”嘛!
那问题来了——**为啥非得“大事化小”不可?**(自问自答来咯!)说白了,就像拆快递一样,大箱子拆成小包裹,你才方便搬上楼啊对吧?遇到矛盾时,把复杂问题切成小块处理,不仅能减少冲突,还能让人看到解决的希望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邻居家小孩踢球砸了你家玻璃,对方家长赶紧说:“孩子不懂事,我们赔块新玻璃,周末再请您吃顿烧烤赔罪!”你看,原本可能闹僵的关系,这么一操作直接“小事化无”了。**这时候有人会问:这不是在逃避问题吗?**(好问题!)其实不然,这种处理更看重结果导向——与其争对错伤和气,不如用最小成本恢复和谐。
不过啊,我个人觉得这招也不能滥用。比如朋友借钱长期不还,你要是总说“没事,不急”,反而可能惯出毛病。这时候就得反过来——小事也得当个事儿说清楚,免得变成大雷。所以说,“化小”不等于没原则,关键得看事情性质。
最后说个反常识的观点:有时候“化无”反而需要主动出击。就像家里水管漏水,你发现得早、修得快,这事压根不会闹到水漫金山的地步。这道理放职场也一样,定期沟通把潜在矛盾提前化解,可比事后救火聪明多了!
总之啊,这成语就像个生活调节阀——大事别慌,拆开揉碎;小事别拖,及时处理。把握住这个度,日子能少踩不少坑。生活不就是这样嘛,过得去就行,对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