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qiān
  • jīn
  • zhī
  • jiā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iān jīn zhī jiā

成语解释:指富豪之家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,单千金之家,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。”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二十五回:“颠倒是非,飞片纸能丧数人之命;变乱黑白,造一言可破千金之家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富贵之家

繁体字形:千金之家

英文翻译:rich and powerful family

千金之家的意思

千:1.数目。十个一百。2.比喻很多:千锤百炼。3.“秋千”的“千”。

金:1.俗称金子。金属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。赤黄色,有光泽,质软,延展性最强,化学性质稳定,易传热和导电。常用作合金、硬币、装饰品等。通称黄金。2.金属:五金。3.钱:现金。助学金。4.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:鸣金收兵。金鼓齐鸣。5.比喻尊贵、珍贵:金口玉言。6.像金子一样的颜色:金发(fà)。金灿灿。7.朝代名(1115—1234)。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。建都会宁(今黑龙江阿城南),后迁都中都(今北京)、开封。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
成语评论

千金之家”常用来形容家境极为富裕的家庭。比如:“明清时期,江南盐商多为千金之家,家中珍宝无数,仆从成群。”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财富的直观描述,千金即千两黄金,象征巨大的财富积累。

有人可能会问:现代社会还有"千金之家"吗?其实现在更多用这个成语比喻隐形富豪。比如某科技公司创始人身价百亿却衣着朴素,记者报道时写道:"他虽低调如普通工程师,实则是行业公认的千金之家。"这里既保留了财富象征,又增添了现代价值判断。

这个成语能否用在非经济领域?当然可以。有位老教授藏书三万册,学生在文章中描述:"推开先生书房,典籍浩如烟海,堪称知识界的千金之家。"这种用法突破了物质财富的框架,将文化积累比作精神财富,赋予成语新的生命力。

个人认为,成语的现代转化需要把握"神"而非"形"。就像"千金之家"不必拘泥于黄金数量,关键是传递"丰厚积累"的核心意象。曾有年轻作家这样描写创业者:"他们在失败中积攒经验,每个教训都是未来成功的筹码,终将打造属于自己的千金之家。"这样的创新用法反而让成语更接地气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使用时要避免刻板印象。某电视剧台词"嫁入千金之家就能高枕无忧"引发观众讨论,实际上现代人更看重财富的可持续性。就像理财专家说的:"真正的千金之家不是看存折数字,而是看资产配置是否科学。"这种解读让传统成语焕发时代光彩。

最后思考:为什么这个成语历经千年依然鲜活?或许因为它抓住了人类对"积累"的永恒追求。不论是古代商贾的黄金万两,还是现代企业的数据资产,亦或是个人成长的知识储备,本质上都在构建不同维度的"千金之家"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正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妙所在。

千金之家的造句

  1. 造句 饮食常给,不忧冻饥,亦亡千金之家。
  2. 造句 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,单千金之家,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。
  3. 造句 是故江淮以南,无冻饿之人,亦无千金之家。
  4. 造句 九爷,贫道幼年冲犯了岁星,所以舍弃千金之家,披发入山,访明师于武当,窥道教之精妙,如今已三百年矣!上通天宫,下达人情,贫道无所不晓。
  5. 造句 西帮商人俭省,讲究是千金之家,食不兼味,一顿饭荤菜超过两个,老人就要骂败家子儿了!
  6. 造句 在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下,人们养成懒散的惰性,不尚财,不重财富积累,“江滩以南,无冻饿之人,亦无千金之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