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é
  • duó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à jié bù duó

成语解释:大节:临难不苟的节操;夺:丧失。指面临生死关头,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。
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定语;指有气节

繁体字形:大節不奪

英文翻译:Never seize

大节不夺的意思
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”。2.古同“”。

节:[jié]1.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:竹节。关节。2.段落:章节。3.量词。表示分段的物体:两节烟筒。4.节日;时令:国庆节。清明节。5.事项:礼节。细节。6.限制;俭省:节制。开源节流。7.删略:节本。节录。8.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9.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:持节。10.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。每小时航行1海里(约合1.852千米)称为1节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。[jiē]〔节骨眼儿〕〈方〉比喻紧要的、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。骨(gu)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夺:1.强取;抢:掠夺。巧取豪夺。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。强词夺理。2.争先取到:夺冠。夺红旗。3.胜过;压倒:巧夺天工。先声夺人。4.使失去:剥夺。褫夺。5.失去:勿夺农时。6.作决定:定夺。裁夺。7.(文字)脱漏:讹夺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,说到“大节不夺”这个成语,你可能会挠挠头问:“这到底啥意思啊?”其实说白了,它形容一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守住底线,绝不妥协。举个例子,比如老张是个普通公务员,有人想用钱收买他批个违规项目,他直接甩了句:“这事儿给多少钱都不行!”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大节不夺嘛!

这时候你可能会想:“现在这年头,坚持原则会不会吃亏啊?”嘿,这问题问得妙!咱就拿历史上的文天祥来说吧,元朝拿高官厚禄诱惑他投降,人家愣是写了首《正气歌》表明心志。结果呢?虽然命丢了,但几百年后大家提起他都竖大拇指。你看,有些东西比眼前利益更值钱对吧?

不过话又说回来,现实生活可没这么戏剧化。比如我邻居王阿姨,去年疫情封控时她开超市,愣是坚持不涨价。有人劝她:“这时候不赚什么时候赚?”她就一句话:“做人得对得起良心。”你猜怎么着?解封后她家生意反而更红火了。这事儿让我琢磨着:守节这事儿吧,有时候短期看像吃亏,长远看反而攒人品。

说到这儿,可能有年轻朋友要嘀咕了:“我们这代人压力这么大,还谈什么大节啊?”别急啊兄弟,你看现在网红带货翻车的案例还少吗?那些卖假货的、搞虚假宣传的,哪个不是为点快钱把节操扔了?反观那些老老实实做内容的博主,虽然涨粉慢点,但粉丝粘性杠杠的。所以说啊,时代在变,道理没变——该守的底线还得守。

依我看呐,大节不夺这事儿就像存钱罐。你每天往里头扔几个硬币,开始觉着没啥用,等哪天急着用钱时一砸开,嚯!够解燃眉之急的。做人也是这个理儿,关键时刻的坚持,其实都是平时一点一滴攒出来的底气。再说了,谁还没个夜深人静的时候?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没干亏心事,这觉睡得都比别人香不是?

说到底,大节不夺既不是唱高调,也不是当愣头青。它更像是给自己心里装个指南针——甭管东南西北风,该往哪走门儿清。就像我爷爷当年说的:“人活一辈子,总得有几件能拿来下酒吹牛的正经事。”这话糙理不糙,您说是这个理儿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