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ān kāi dì pì
成语解释:①犹言开天辟地。②谓天然形成。
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晋祠》诗:“天开地辟真主出,犹须再驾方凯旋。”宋·洪适《奉礼歌》:“斗转参横将旦,天开地辟如春。”元·刘致《端正好·上高监司》套曲:“天开地辟由盘古,人物才分下土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
繁体字形:天開地辟
英文翻译:in the beginning of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genesis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开:1.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;打开:开门。开锁。开箱子。不开口。2.打通;开辟:开路。开矿。墙上开了个窗口。开了三千亩水田。3.(合拢或连接的东西)展开;分离:桃树开花了。扣儿开了。两块木板没粘好,又开了。4.(河流)解冻:河开了。5.解除(封锁、禁令、限制等):开戒。开禁。开斋。开释。6.发动或操纵(枪、炮、车、船、飞机、机器等):开枪。开汽车。开拖拉机。火车开了。7.(队伍)开拔:昨天开来两团人,今天又开走了。8.开办:开工厂。开医院。9.开始:开工。开学。开演。10.姓。11.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(二十四开为纯金):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。[英karat]12.开尔文的简称。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/273.16。13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。a)表示分开或离开:拉开。躲开。把门推开。窗户关得紧,打不开。b)表示容下:屋子小,人多了坐不开。这张大床,三个孩子也睡开了。c)表示扩大或扩展:喜讯传开了。d)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:下了两天雨,天就冷开了。天还没亮,大家就干开了。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辟:[bì]1.君主:复辟。2.姓。3.排除:辟邪。4.同“避”。5.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:辟举(征召和荐举)。[pī][辟头](pītóu)同“劈头”。[pì]1.透彻:精辟。透辟。2.驳斥或排除(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):辟谣。辟邪说。3.法律;法:大辟(古代指死刑)。
“天开地辟”这个成语,你听过吗?它常用来形容从无到有的开创性壮举,或者某个划时代的重大变革。比如:“这家初创公司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医疗诊断的突破,真有种天开地辟的震撼感。”这里的“天开地辟”强调的是技术革新对行业的颠覆性影响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天开地辟和开天辟地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这两个成语都源自盘古神话,但用法略有不同。“开天辟地”更偏向描述宇宙诞生般的宏观创造,而“天开地辟”常用来比喻人类社会的重大突破。比如某位科学家研发出根治某种疾病的方法,媒体报道时可能会用“这一发现堪称医学界的天开地辟”。
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2020年SpaceX首次实现商业载人航天,当时有评论写道:“这不仅是航天史的天开地辟,更打开了民间探索宇宙的新纪元。”通过具体事件,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成语背后的开创性意义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既包含对过往空白的打破,又暗含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。就像看到沙漠里建起绿洲城市,或是传统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重获新生,都能用“天开地辟”来形容其变革力度。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——它更适合描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质变,而非普通的改进优化。
最后分享个有趣的观察:古人用神话色彩浓厚的词汇描述创举,现代人则用“颠覆式创新”“范式转移”等术语。但当我们说“这个项目做到了天开地辟”时,言语间那份对突破性成就的赞叹,其实和千年前并无二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