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iù
  • xiǎng
  • tiān
  • kā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miù xiǎng tiān kāi

成语解释:形容想法非常荒谬

成语出处: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:“而况梁氏之地租地价论,谬想天开,得未曾有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想法非常荒谬

繁体字形:謬想天開

英文翻译:indulge in the wildest fantasy

谬想天开的意思

谬:1.错误的;荒唐的:谬论。2.差错: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想:1.思考;动脑筋:敢想敢做。2.回忆:放在什么地方,我一时想不起来啦。3.怀念;惦记:母亲想着远行的孩子。4.希望;打算:他想上北京。5.预料;推测:没想到情况这么复杂。
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
开:1.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;打开:开门。开锁。开箱子。不开口。2.打通;开辟:开路。开矿。墙上开了个窗口。开了三千亩水田。3.(合拢或连接的东西)展开;分离:桃树开花了。扣儿开了。两块木板没粘好,又开了。4.(河流)解冻:河开了。5.解除(封锁、禁令、限制等):开戒。开禁。开斋。开释。6.发动或操纵(枪、炮、车、船、飞机、机器等):开枪。开汽车。开拖拉机。火车开了。7.(队伍)开拔:昨天开来两团人,今天又开走了。8.开办:开工厂。开医院。9.开始:开工。开学。开演。10.姓。11.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(二十四开为纯金):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。[英karat]12.开尔文的简称。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/273.16。13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。a)表示分开或离开:拉开。躲开。把门推开。窗户关得紧,打不开。b)表示容下:屋子小,人多了坐不开。这张大床,三个孩子也睡开了。c)表示扩大或扩展:喜讯传开了。d)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:下了两天雨,天就冷开了。天还没亮,大家就干开了。

成语评论

谬想天开”这个词,乍一听让人联想到“异想天开”,但它的含义更偏向“脱离实际的错误幻想”。比如有人突然说:“我想用塑料袋装住台风,这样它就不会破坏城市了。”这种想法不仅无法实现,还忽略了自然规律,这就是典型的“谬想天开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谬想天开和创意灵感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是否尊重现实逻辑。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前,他的设想看似大胆,但基于对电流和材料的科学认知;而“用竹竿捅下月亮当台灯”这种想法,既无科学依据又缺乏可行性,就成了谬想天开的例子。

生活中这类现象并不少见。比如刚学烘焙的人第一次做蛋糕就说:“我要用冰箱冷冻层直接烤出戚风蛋糕!”这种忽略热力学原理的“创新”,结果必然是失败的。但换个角度看,这种谬想也可能成为反向启发——至少让人意识到烤箱存在的必要性。

值得思考的是:完全否定谬想是否合理?个人认为,某些看似荒谬的念头可能是创新的萌芽。比如莱特兄弟想让人飞上天时,也被认为是疯子。但关键区别在于,他们用科学方法逐步验证,而非停留在空想阶段。这说明,将幻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脚踏实地的步骤。

再看商业领域,曾有创业者提出“让所有顾客免费住五星级酒店,靠广告盈利”的模式。这看似美好,实则忽略了酒店运营成本和广告收益的匹配度,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告终。这个案例提醒我们:脱离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,再诱人也是空中楼阁。

有趣的是,不同文化对“谬想天开”的包容度不同。在硅谷,“疯狂点子”常被鼓励,但会通过快速试错验证可行性;而在传统制造业,天马行空的设想往往更早被筛除。这种差异启示我们:对待非常规想法时,既不能全盘否定,也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。

最后想说的是:想象力本身没有错,但需要与现实建立连接点。就像孩童说“想骑着彩虹去旅行”,我们不必急着否定,而是可以引导他了解光的折射原理。或许未来某天,人类真能通过科技实现这个愿望——但一定不是靠凭空幻想,而是通过智慧与技术的积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