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iān bù jiān nán
成语解释:天步:时运。国运艰难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白华》:“天步艰难,之子不犹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天步艱難
英文翻译:It's hard to walk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步:1.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;脚步:正步。跑步。寸步难移。走了一步棋。2.阶段:初步。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。3.地步;境地:不幸落到这一步。4.旧制长度单位,1步等于5尺。5.用脚走:步入会场。亦步亦趋。6.踩;踏:步人后尘。7.用脚步等量地: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。8.姓。9.同“埠”(多用于地名):盐步。禄步。炭步(都在广东)。
艰:困难:艰苦。艰深。物力维艰。
难:[nán]1.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2.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3.不好:难听。难看。[nàn]1.灾祸,困苦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2.仇怨:排难解纷。3.诘责,质问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[nuó]古同“傩”。
“天步艰难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像是古人仰望星空时的感叹。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形容处境困顿,如同在天空中行走般危险重重。比如有人创业失败、负债累累,朋友安慰他:“现在虽是天步艰难,但只要稳住心态,总有机会东山再起。”
这个成语为什么能流传至今?其实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共性。明代官员于谦在京城保卫战中写下“天步方艰危,人心尚可恃”,既承认局势凶险,又强调人心团结的力量。现代人工作中遇到项目濒临崩溃,也能用“天步艰难”来形容当下的压力状态。
有人可能会问:现在社会这么发达,还用得着这么古老的成语吗?2021年郑州暴雨时,救援人员逆流而上的身影给出了答案。当时有媒体报道说“天步艰难更显英雄本色”,既点明灾情的严重性,又突显人性的光辉。这种语言的生命力,恰恰在于它能跨越时空引起共鸣。
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矛盾美感——把“天”这样宏大的意象和“行走”这种具体动作结合。就像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,看似潇洒实则危机四伏,这种反差反而能激发人的斗志。与其说它描绘绝望,不如说是用诗意的方式提醒我们:认清现实才能更好破局。
生活中处处可见“天步艰难”的现代演绎。应届毕业生投了200份简历石沉大海,考研二战依然失利,这时候用这个成语形容处境,比单纯说“太难了”更有画面感。它既承认客观困难的存在,又暗含“行走本身就是在突破”的积极意味,就像登山者明知山高路险,依然选择向上攀登。
语言学家发现,越是古老的成语越能承载集体记忆。当我们说“天步艰难”时,其实是在和千百年前的先辈对话。他们用这个词记录旱灾战乱,我们用它描述职场危机,本质上都是人类面对挑战时的智慧结晶。这种传承本身,或许就是穿越困境的最佳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