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óu pò xuè lín
成语解释:见“头破血流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徐老仆义愤成家》:“常常打得皮开肉绽,头破血淋,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,一名怨恨之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多指失败
繁体字形:頭破血淋
英文翻译:head broken and bleeding
头:[tóu]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头。梳头。平头。分头。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。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头。笔头儿。中间粗,两头儿细。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头儿。提个头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!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蜡头儿。铅笔头儿。6.头目:李头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。7.方面:他们是一头儿的。心挂两头。8.第一:头等。头号。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头车。头马。头羊。10.姓。[tou]1.(头儿)名词后缀。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头。石头。骨头。舌头。罐头。苗头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头。扣头。饶头。嚼头儿。看头儿。听头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头。甜头儿。2.方位词后缀:上头。下头。前头。后头。里头。外头。
破:1.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:手破了。纸戳破了。袜子破了一个洞。2.使损坏;使分裂;劈开:破釜沉舟。势如破竹。破开西瓜。3.整的换成零的: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。4.突破;破除(规定、习惯、思想等):破格。破例。破记录。5.打败(敌人);打下(据点):攻破城池。大破敌军。6.花费:破钞。破费。破工夫。7.使真相露出;揭穿:说破。一语道破。案子已经破了。8.受过损伤的;破烂的:破衣服。房子很破了。9.讥讽东西或人不好(含厌恶意):谁看那破戏!
血:[xuè]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4.指月经。5.姓。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淋:[lín]浇:日晒雨淋。菜起锅后还得淋上点儿香油。[lìn]1.过滤:淋盐。2.淋病,性病的一种。通过性交传播。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。患者尿道发炎,化脓,尿中带血。
头破血淋这个成语,到底该用在什么地方?举个简单的例子:小明为了赶在截止日期前完成项目,连续熬夜三天,结果因为体力不支摔下楼梯,最后头破血淋地被送进医院。这里的关键在于,成语不仅形容身体受伤,更暗示了一种“不顾后果的拼命状态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头破血流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,“头破血淋”更强调受伤后的惨烈画面感,比如一场激烈的辩论中,双方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,争得头破血淋,连基本的逻辑都抛在脑后。这种情况下,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:过度执着反而会模糊最初的目标。
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比如邻居老王非要和物业较真停车位的问题,天天在小区群里发小作文,最后闹得头破血淋,物业费涨了20%,车位却还是没解决。这让我想到,有时候我们太关注“赢”本身,却忘了权衡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也能用在积极语境里。比如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,团队在试错过程中碰得头破血淋,但最终突破技术瓶颈。这说明“暂时的挫败”和“最终的成长”往往是一体两面。我个人更倾向于用这个成语时带着点黑色幽默——毕竟生活总要教会我们何时该坚持,何时该转弯。
回到核心问题:为什么用“头破血淋”而不是直接说受伤?因为它承载着更丰富的社会隐喻。就像父母总说“别和领导硬碰硬”,背后传递的是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认知。下次遇到非要争个输赢的情况,或许可以先深呼吸三秒,想想这个成语背后的智慧:保护好自己的“头”,比证明自己“对”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