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nǚ dà xū jià
成语解释:同“女长须嫁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国太曰:‘男大须婚,女大须嫁,古今常理。’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分句;指女子成年时
繁体字形:女大須嫁
英文翻译:a girl of age should be married
女:[nǚ]1.女性,女子,女人,妇女:女士。女工。男女平等。2.女儿:一儿一女。3.星宿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[rǔ]文言代词,你:女等。女将何往?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太”。2.古同“泰”。
须:1.助动词。须要:务须。必须。须知。事前须做好准备。2.姓。3.等待;等到。4.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,后来泛指胡须:须发。须眉。5.须子:触须。花须。
嫁:1.女子结婚(跟“娶”相对):出嫁。改嫁。嫁人。嫁女儿。2.转移(罪名、损失、负担等):转嫁。嫁祸于人。3.姓。
“女大须嫁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老一辈的唠叨,但背后藏着什么逻辑呢?比如李阿姨常对女儿说:“你都二十八了,该找个对象安定下来啦。”这种催促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,但年轻人真的必须按这个时间表生活吗?
为什么会有“女大须嫁”的说法?在古代农耕社会,女性婚配确实关乎家族劳动力和财产传承。像《红楼梦》里贾母给孙女们张罗婚事的情节,本质上是家族维系地位的手段。但如今程序员小王和设计师小林选择先拼事业,说明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早已改变。
在江南水乡的古镇上,笔者亲眼见过截然不同的场景:茶馆老板娘四十未婚却活得洒脱,用积蓄开了三家民宿;隔壁裁缝铺的姑娘二十三岁就当了妈妈,每天推着婴儿车笑盈盈招呼客人。这两种人生轨迹并无高下之分,关键是当事人是否获得了自主选择的权利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线城市的相亲角里,家长们举着学历房产证“摆摊”时,焦虑感往往大于理性。有位父亲曾向我坦言:“知道催婚不对,但看着别人家孙子都会跑了,心里慌啊。”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攀比,反而容易让人草率走进婚姻。
当代年轻人正在改写剧本。笔者表姐三十五岁留学归来后,通过冻卵技术给自己争取了更多可能性。她公司的“不婚族联盟”里,成员们定期组织读书会、徒步旅行,用行动证明幸福不必拘泥于传统形式。生命的精彩程度,从来不是由结婚证决定的。
回看这个成语,它更像一面镜子,照见时代变迁中的观念碰撞。重要的是理解:无论是选择步入婚姻还是保持单身,关键是要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,而不是被时钟的滴答声牵着鼻子走。就像春天开花的不止桃树,蒲公英也可以在风中自由起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