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ào zì wéi zhī
成语解释:为:干,做。喜欢自己亲手去做。
成语出处:田海燕《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》:“至于四川的革命事情,还望四川同志好自为之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;用于劝诫人
繁体字形:好自為之
英文翻译:conduct oneself well
好:[hǎo]1.优点多的;使人满意的(跟“坏”相对):好人。好东西。好事情。好脾气。庄稼长得很好。2.合宜;妥当:初次见面,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。3.用在动词前,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:好看。好听。好吃。4.友爱;和睦:友好。好朋友。他跟我好。5.(身体)健康;(疾病)痊愈:体质好。身子比去年好多了。他的病好了。6.用于套语:好睡。您好走。7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:计划订好了。功课准备好了。外边太冷,穿好了衣服再出去。坐好吧,要开会了。8.表示赞许、同意或结束等语气:好,就这么办。好了,不要再说了。9.反话,表示不满意:好,这一下可麻烦了。10.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,用法跟“多”相同:哈尔滨离北京好远?[hào]1.喜爱(跟“恶”wù相对):嗜好。好学。好动脑筋。好吃懒做。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。2.常容易(发生某种事情):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。
自:1.自己:自动。自卫。自爱。自力更生。自言自语。自告奋勇。自顾不暇。不自量力。2.自然;当然:自不待言。公道自在人心。两人久别重逢,自有许多话说。3.姓。4.从;由:自小。自此。自古。自远而近。自北京出发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。来自各国的朋友。
为:[wéi]1.做:有为。事在人为。敢作敢为。大有可为。2.充当:选他为代表。3.变成;成:一分为二。化为乌有。变沙漠为良田。4.是:十寸为一尺。5.姓。6.被(跟“所”字合用):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。7.常跟“何”相应,表示疑问或感叹:何以家为(要家干什么)?8.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,构成表示程度、范围的副词:大为高兴。广为传播。深为感动。9.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,加强语气:极为重要。甚为便利。颇为可观。尤为出色。[wèi]1.帮助;卫护:为吕氏者右袒,为刘氏者左袒。2.表示行为的对象;替:为你庆幸。为人民服务。为这本书写一篇序。3.表示原因、目的: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。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。4.对;向:不足为外人道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“好自为之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,但它的核心其实是提醒人要有自知之明,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比如朋友小明最近总熬夜打游戏,白天工作频频出错,同事提醒他:“你这样下去身体和工作都吃不消,还是好自为之吧。”这里的“好自为之”既包含关心,也暗含“你得自己管好自己”的潜台词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个词为什么常带点距离感?”其实这和语境有关。比如领导对屡教不改的下属说:“该说的都说过了,你好自为之。”此时就不仅是劝告,更像划清责任界限的表达。这说明“好自为之”的力度取决于双方的关系亲疏——越是正式场合,越显得郑重其事。
换个生活场景,父母送孩子上大学时叮嘱:“以后离开家了,要学着好自为之。”这里的含义就变得温暖许多,既传递放手让孩子独立的期待,又包裹着“我们相信你能管好自己”的信任。可见同一个成语,在不同关系里能传递截然不同的情感温度。
我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“好自为之”的智慧。比如刷短视频成瘾的人,与其等待他人监督,不如主动设置使用时长;职场新人遇到困难时,比起抱怨环境,先反思自己是否尽了全力。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,恰恰是成年人成熟的重要标志。
当朋友找你诉苦却不愿改变时,用“好自为之”替代说教,反而给对方留出成长空间。就像园丁修剪枝叶,过度干预可能适得其反,适时的放手却能催生植物的生命力。懂得何时建议、何时止语,或许就是这个词教给我们的人际交往智慧。
下次遇到需要提醒他人的场合,不妨想想“好自为之”的分寸感。它像一把有温度的戒尺,既敲打懈怠,又保留体面。关键不在于是否使用这个词,而在于能否真正领悟:每个人最终都要学会成为自己人生的第一责任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