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ín
  • shē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ú lín shēn gǔ

成语解释: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。比喻行事十分警惕,小心谨慎。

成语出处: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九十八:“如潜有所得,专如临深谷,战如履薄冰,此得道之门耳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处境

繁体字形:如臨深谷

英文翻译:as if

如临深谷的意思

如:1.适合;依照:如意。如愿。如期。如数。2.如同:爱厂如家。十年如一日。如临大敌。3.及;比得上(只用于否定式,比较得失或高下):我不如他。百闻不如一见。与其那样,不如这样。4.用于比较,表示超过:光景一年强如一年。5.表示举例:唐朝有很多大诗人,如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6.到;往:如厕。7.姓。8.如果:如不及早准备,恐临时措手不及。9.古汉语形容词后缀,表示状态:空空如也。侃侃如也。

临:1.靠近;对着:临街。临河。背山临水。居高临下。如临大敌。2.来到;到达:光临。莅临。身临其境。双喜临门。3.临近;临到(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),含有将要、快要的意思:临睡。临毕业。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。4.照着字画模仿:临摹。临帖。临画。临得挺像。5.姓。

深:1.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(跟“浅”相对,2.—3.同):深耕。深山。这院子很深。4.深度: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。这间屋子宽一丈,深一丈四。5.深奥:由浅入深。这本书很深,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。6.深刻;深入:深谈。影响很深。7.(感情)厚;(关系)密切:深情。两人的关系很深。8.(颜色)浓:深红。深绿。颜色太深。9.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:深秋。夜已经很深了。10.很;十分:深知。深信。深恐。深表同情。深有此感。11.姓。

谷:[gǔ]1.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:峡谷。万丈深谷。2.谷类作物的总称。也特指粟:五谷。谷草。3.古代百谷的统称,即农作物的统称。4.〈方〉稻。也指稻的子实。[yù]见〔吐谷浑〕

成语评论

如临深谷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的意思是指人处于危险或紧要关头时,仿佛站在深谷边缘,稍有不慎就会跌落。这种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人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状态。那么,这个成语怎么用呢?

比如:小王第一次负责公司年度预算汇报,整理数据时反复核对,生怕出错。同事问他为什么这么紧张,他苦笑着说:“我现在可是如临深谷,错一个小数点都可能影响整个部门的决策。”

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:“这个成语和‘如履薄冰’有什么区别呢?”其实两者都强调谨慎,但“如临深谷”更突出环境的险峻性。比如登山者踩着松动的岩石时,脚下是百米悬崖,这时候用“如临深谷”更能体现地形带来的直观压迫感。

再来看一个生活场景:新手妈妈抱着早产婴儿做第一次体检,看着仪器上跳动的数字,她连呼吸都放轻了。这种既期待又担忧的心情,用“如临深谷”形容再贴切不过——既怕孩子健康出问题,又对检查结果充满希望。

有人可能会疑惑:“现代社会还需要用这么古老的成语吗?”我倒觉得,这种充满画面感的表达反而能让语言更鲜活。比如在团队讨论中,用“如临深谷”描述项目风险,比直接说“压力很大”更能让听众产生共鸣。

值得注意的的是,这个成语常被误用为单纯的“害怕”。实际上它包含两层含义:客观环境的危险性和主观意识的警惕性。就像走夜路时,我们既要注意脚下坑洼,又要提防暗处声响,这种双重压力才是“如临深谷”的精髓。

最后想说,生活中处处都有“深谷时刻”。面对重要考试、职业转折或重大决策时,与其被恐惧吞噬,不如把这种警觉转化为专注力。毕竟站在深谷边上的人,往往也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