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iè fù zhī dào
成语解释:妾妇:指妇女。指对上司或同僚绝对服从的卑劣作风
成语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以顺为正者,妾妇之道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服从的卑劣作风
繁体字形:妾婦之道
英文翻译:The way of concubines
妾:1.旧指男子在正妻以外娶的女人。2.谦辞。旧时用于女子自称。
妇:1.已婚的女子:少妇。2.女子的通称:妇科。3.妻子:夫妇。4.古指儿媳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“妾妇之道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刻意逢迎、缺乏主见的行为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小李总是不敢反驳领导的意见?”答案可能藏在成语里——他习惯了用妾妇之道维持表面和谐,宁可不表达真实想法也要避免冲突。
另一个典型场景是家庭关系。比如一位母亲总对亲戚的无理要求全盘接受,女儿忍不住问:“妈,您为什么总委屈自己?”这背后可能正是传统观念中妾妇之道的延续:将自我牺牲等同于美德,把压抑真实需求当作维系关系的唯一方式。
有人疑惑:“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处世方式吗?”观察办公室政治会发现,某些人依然通过揣摩上司喜好来获取资源。但这种策略存在明显风险:当环境变化时,失去独立判断能力的人往往最先被淘汰。就像《红楼梦》里的袭人,虽然通过顺从获得暂时安稳,最终仍难逃命运转折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正在被赋予新解读。有年轻创业者说:“做产品时要懂点妾妇之道——不是无底线迎合用户,而是保持倾听的柔软姿态。”这种转化运用打破了成语的负面含义,将“顺应”转化为主动调整策略的智慧。
面对选择困境时,不妨自问:“此刻的妥协是策略性让步,还是原则性退缩?”就像竹子遇风会弯腰但不断裂,真正的处世智慧应当既有韧性又不失风骨。在保持底线的同时灵活处事,或许才是现代人需要重新定义的生存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