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ēng
  • cái
  • zhī
  • dà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ēng cái zhī dào

成语解释:生财:获得财富。发财的门路。

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 王言解》:“此则生财之路,而明王节之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挣钱的门道

繁体字形:生財之道

英文翻译:a way of earning money

生财之道的意思
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
财:1.钱和物资的总称:财产。财物。理财。2.姓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道: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4.道德:道义。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10.姓。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生财之道”,许多人会想到成语“开源节流”。举个例子,老张开了一家小吃店,白天卖早餐,晚上租给夜宵摊,收入翻倍;同时他严格控制采购成本,避免浪费。这种“既拓宽收入渠道,又管住钱袋子”的做法,正是生财的核心逻辑——收入大于支出才有盈余。试问:开源和节流哪个更重要?其实就像人的两条腿,缺一不可,但个人更推崇优先开源,毕竟市场机会稍纵即逝。

有个成语叫“生财有道”,隔壁王姐的故事特别典型。她在小区里做代购,专门帮邻居们买新鲜农产品,每单只加2元跑腿费。有人质疑:“这点小钱能赚多少?”结果三个月后,她靠复购率和口碑传播,月均收入过万。这揭示了一个真理:利他思维本身就是商机。真正持久的财富,往往产生于解决他人痛点的过程中。

“积少成多”这个成语常被忽略。认识个大学生,每天用半小时整理各平台优惠信息,发到自己的社交账号。起初每月只能省几十块,两年后却通过带货分成月入五千。这说明财富积累具有复利效应,就像滚雪球,关键要找到足够长的坡道。普通人与其等待暴富机会,不如先建立持续产生收益的系统。

有人总说“和气生财”是老掉牙的观念,可你看社区水果店李叔。别的店忙着搞促销时,他坚持帮顾客削菠萝、切果盒,雨天还免费借伞。结果他的回头客占比超过70%,疫情期间反而逆势扩张。这印证了情感账户和金钱账户的共生关系——让人舒服的消费体验,本身就是溢价空间。

最近常听到“未雨绸缪”这个词。朋友小陈的故事值得借鉴:他在主业稳定时,用业余时间考取咖啡师证,后来公司裁员,他转身就开了家社区咖啡馆。这提醒我们生财之道需要AB计划,就像农民不会只种一季庄稼。多元化的技能储备,其实是给自己的人生上保险。

最后说说“薄利多销”。楼下奶茶店推出9.9元套餐,看似利润薄,但通过捆绑销售小食和会员储值,单客消费额提升了3倍。这背后的逻辑是流量变现的层次设计——第一层产品可以少赚,但要创造后续的消费触点。个人认为,这种策略比单纯涨价更符合现代消费心理。

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,真正的生财智慧往往藏在生活细节里。与其盲目追逐风口,不如先审视自身资源,找到那个“既能创造价值,又能持续运转”的闭环。就像老话说的,遍地是黄金,就看你用什么工具来淘。

生财之道的造句

  1. 造句 在搞活市场经济过程中,一定要强调生财之道,不能搞投机倒把。
  2. 造句 做小本生意,是叔叔的生财之道。
  3. 造句 业内人士也曝出游艺厅生财之道关键就在捕鱼机。
  4. 造句 有人戏称之为:穷人的生财之道,因为这是通过缩减开支再生财.
  5. 造句 一名科罗拉多男子的生财之道很特别,因为他将灵车改造成宠物的豪华轿车,宠物主只要支付每英里1美元,就能用这车时髦地载着他们的宠物去亚斯狗舍。
  6. 造句 “生财之道”遍地皆是,然而许多人一生积攒下来的钱转眼之间付之东流.
  7. 造句 我在不断地考虑各种各样的生财之道.
  8. 造句 对心理学家而言,测验是他们的生财之道。上司则通过测验是用来判断他们的行为、社交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。
  9. 造句 有人戏称之为:富人的生财之道,因为这是先投入后生财.
  10. 造句 ?儿掩口而笑,又多了一条生财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