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ū lì wú yuán
成语解释:孤立: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。指单独行事;没有援助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班超传》:“焉耆以中国大丧,遂功没都护陈睦。超孤立无援,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状语、定语;用于人
繁体字形:孤立無援
英文翻译:be isolated and helpless
孤:1.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:孤儿。2.单独:孤立。孤军深入。3.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。
立:1.站1:立正。肃立。坐立不安。2.使竖立;使物件的上端向上:立竿见影。把梯子立起来。3.直立的:立柜。立轴。立领。4.建立;树立:立功。立志。5.制定;订立:立法。立约。立个字据。6.指君主即位。7.指确定继承地位;确立:立嗣。立皇太子。8.存在;生存:自立。独立。9.立刻:立奏奇效。立候回音。10.姓。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毋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援:1.以手牵引:攀援。2.引用:援用。援例。3.援助:支援。增援。援军。孤立无援。
“孤立无援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沉重,但它其实藏着许多生活智慧。比如有人问:“这个成语到底用在哪里合适?”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:小王第一次独自去外地出差,手机没电、地图失效,周围全是陌生街道。这时候他站在路口,真正体会到孤立无援的滋味。这种时候,成语就变得特别鲜活。
再来看个具体例子。登山爱好者老张在直播里说:“上次我在无人区遇到暴风雪,补给丢失、信号中断,那种孤立无援的状态反而让我冷静下来。”这里成语不仅是字面描述,更揭示了人在困境中的心理变化。有人可能会问:“孤立无援都是负面情况吗?”其实不然,就像老张的经历,这种状态有时能激发潜能。
现代职场里也藏着成语的新解。市场部的小李吐槽:“新产品上线前夜,技术支持集体请假,我像个孤立无援的士兵守着服务器。”这个比喻既有趣又精准,说明孤立无援不一定是物理上的孤独,更多是责任压身的心理状态。
我注意到,当代年轻人反而在主动创造“可控的孤立无援”。比如独自旅行、闭关创作,这种自我选择的孤独与成语原意形成有趣对比。就像背包客小美说的:“在异国他乡迷路的三小时,是我今年最棒的冒险。”
关于这个成语,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:孤立无援往往伴随着转机。就像黑夜最浓时星光最亮,去年社区停电事件中,独居老人张奶奶通过敲水管引来邻居关注,反而促成整栋楼的相识。这提醒我们,困境里藏着意想不到的出路。
从个人经验看,数字时代重新定义了孤立无援。以前迷路是真找不到方向,现在更多是“手机没网”带来的短暂焦虑。但这也教会我们: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永远不会过时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试试用最原始的方法——比如问路或看纸质地图,可能会有惊喜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航天器在深空航行时,确实处于物理意义上的孤立无援状态。但正是这种极致环境,催生出人类最精密的协作系统。你看,绝对的孤立背后,往往站着千万人的智慧结晶,这个反差本身就充满哲学意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