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ān bāng zhì guó
成语解释:使国家安定太平。
成语出处:明 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:“荐贤举善是吾心,安邦治国访知音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使国家安定
繁体字形:安邦治國
英文翻译:bring peace and stability to the country
安:1.安定:心神不安。坐不安,立不稳。2.使安定:安民。安神。安邦定国。3.对生活、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:安于现状(满足于目前的状况,不求进步)。安之若素。4.平安;安全(跟“危”相对):公安。治安。转危为安。5.使有合适的位置:安插。安顿。6.安装;设立:安门窗。安电灯。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。7.加上:安罪名。安个头衔。8.存着;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你安的什么心?9.姓。10.疑问代词。11.问处所,跟“哪里”相同:而今安在?12.表示反问,跟“怎么、哪里”相同:不入虎穴,安得虎子?。安能若无其事?13.安培的简称。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,电流强度就是1安。
邦:1.国:邦交。友邦。邻邦。2.姓。
治:1.治理:治家。治国。自治。治标。治本。治淮(淮河)。2.指安定或太平:治世。天下大治。3.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:县治。府治。省治。4.医治:治病。我的病已经治好了。5.消灭(害虫):治蝗。治蚜虫。6.惩办:治罪。惩治。处治。7.研究:治学。8.姓。
国:1.国家:国内。祖国。外国。保家卫国。2.代表或象征国家的:国徽。国旗。国花。3.在一国内最好的:国手。国色。4.指本国的,特指我国的:国产。国术。国画。国药。5.姓。
哎,说到"安邦治国"这成语啊,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古装剧里皇帝和大臣们开会的场面。但你说这词儿离咱们老百姓到底有多远?咱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唠唠。
举个栗子,你看唐朝的"贞观之治",李世民带着房玄龄、杜如晦那帮人,天天研究怎么让老百姓吃饱饭。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安邦治国嘛?说白了,就是把国家这辆大马车赶得又稳又快。你猜他们最看重啥?嘿,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就俩字儿——"民心"!
现在问题来了:安邦治国非得是当官的才能干吗?我跟你说啊,去年我们小区业委会改选,张大妈带头整治乱停车,李叔组织垃圾分类,这不就是微观版的安邦治国?就像老话说的,"治大国若烹小鲜",咱老百姓把自己这摊事儿整明白了,也是给国家搭把手。
你别说,现在政府推的"放管服"改革还真有意思。以前开个饭馆要跑七八个部门,现在手机点点就搞定。这让我想起《论语》里那句"居之无倦,行之以忠",新时代的安邦治国啊,玩的就是个"科技+服务"的组合拳。
要我说啊,安邦治国这活儿就像拼乐高。政府是搭框架的,咱老百姓就是一块块积木。上个月我去办护照,十分钟搞定,这不就是治理现代化的红利?所以说嘛,治国这事儿,既要顶天的大政策,也得有立地的小确幸。
最后提一嘴,前两天看新闻说有人建议把"基层治理"写进中学课本。要我说这主意真不赖!毕竟安邦治国不是空中楼阁,得从娃娃的公民意识抓起。就像种树,现在埋下的种子,指不定哪天就长成参天大树了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