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ǎo dāo bù lǎo
成语解释: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,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。
成语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0回:“张郃出马,见了黄忠,笑曰:‘你许大年纪,犹不识羞,尚欲出阵耶?’忠怒曰:‘竖子欺吾年老!吾手中宝刀却不老。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
繁体字形:寳刀不老
英文翻译:a good sword remains always sharp
宝:1.珍贵的东西:国宝。献宝。粮食是宝中之宝。2.珍贵的:宝刀。宝剑。宝石。宝物。3.旧时的一种赌具,方形,多用牛角制成,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。见〖压宝〗。4.敬辞,用于称对方的家眷、铺子等:宝眷。宝号。宝刹。5.姓。
刀:1.切、割、削、砍、铡用的工具,一般用钢铁制成:菜刀。镰刀。铡刀。铣刀。一把刀。2.用于劈或刺的兵器:大刀。朴刀。刺刀。3.形状像刀的东西:冰刀。双刀电闸。4.计算纸张的单位,通常一百张为一刀。5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老:1.年岁大(跟“少、幼”相对):老人。老大爷。他六十多岁了,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。2.老年人(多用作尊称):徐老。敬老院。扶老携幼。3.婉辞,指人死(多指老人,必带“了”):隔壁前天老了人了。4.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;老练:老手。老于世故。5.很久以前就存在的(跟“新”相对,下6.同):老厂。老朋友。老根据地。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。7.陈旧:老脑筋。老机器。这所房子太老了。8.原来的:老脾气。老地方。9.(蔬菜)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(跟“嫩”相对,下10.同):油菜太老了。11.(食物)火候大:鸡蛋煮老了。青菜不要炒得太老。12.姓。
哎,你瞅瞅,“宝刀不老”这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带劲儿?说白了,它夸的是人虽然年纪上来了,但本事一点儿没打折,反而越磨越亮。比如老张头退休后天天练书法,最近还拿了社区比赛一等奖,街坊们都说:“老张这手字,真是宝刀不老啊!”
那问题来了:这词只能用在老年人身上吗?非也!比如公司里有个干了二十年的程序员,新项目用了个最新技术,他三天就摸透了,同事调侃:“哥,你这技术迭代速度,宝刀不老啊!”你看,年龄不是重点,关键是能力持续在线。
再说个接地气的例子。我家楼下卖煎饼的王婶,二十年如一日守着摊子,最近搞直播教人摊煎饼,粉丝蹭蹭涨。我跟她唠嗑:“婶儿,您这互联网思维,宝刀未老啊!”她乐得直拍大腿:“害,活到老学到老嘛!”
不过依我看啊,现代社会对“宝刀不老”有了新解读。现在人三十岁就喊“中年危机”,五十岁被叫“老油条”,这心态可要不得。隔壁李叔五十岁考了潜水证,上个月还去海南追了鲸鱼,这不比小年轻还虎?要我说啊,只要心气儿不蔫,岁月这把刀,它削铁如泥也能雕花刻玉。
最后提一嘴,职场里那些总把“年轻人更有冲劲”挂嘴边的,八成是没见过真高手。前阵子我们部门接了个跨国项目,五十多岁的赵总监带着三个90后,愣是把甲方说懵了的方案盘活了。甲方代表会后直竖大拇指:“姜还是老的辣!”您说,这算不算新时代的宝刀出鞘?
所以说啊,甭管是职场江湖还是生活道场,手里这把“刀”磨不磨、怎么磨,全看自个儿。有人二十岁就把刀锈死了,有人七十岁还天天开刃,这差距,可比年龄差带劲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