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ā
  • ré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ā rén fù zǐ

成语解释:家人:一家人。指一家人

成语出处:唐·柳宗元《桐叶封弟辩》:“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,况号为君臣者耶?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主语、宾语;指一家人

繁体字形:家人父子

英文翻译:Family, father and son

家人父子的意思

家:[jiā]1.“傢”是“家伙”、“家具”、“家什”的“家”的繁体字。2.家庭的住所:回家。这儿就是我的家。我的家在上海。3.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:我找到营部,刚好营长不在家。4.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:农家。渔家。船家。东家。行(háng)家。5.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画家。政治家。科学家。艺术家。社会活动家。6.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百家争鸣。一家之言。7.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:上家。下家。公家。两家下成和棋。8.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:家父。家兄。9.人工饲养或培植的(跟“野”相对):家畜。家禽。家兔。家鸽。家花。10.姓。[jia]1.后缀。2.用在某些名词后面,表示属于那一类人:女人家。孩子家。姑娘家。学生家。3.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,指他的妻子(qī·zi):秋生家。老三家。[jie]用在修饰语后,相当于“地”、“的”,如“整天家、成年家”。

人:1.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:男人。女人。人们。人类。2.每人;一般人:人手一册。人所共知。3.指成年人:长大成人。4.指某种人:工人。军人。主人。介绍人。5.别人:人云亦云。待人诚恳。6.指人的品质、性格或名誉:丢人。这个同志人很好。他人老实。7.指人的身体或意识:这两天人不大舒服。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。8.指人手、人才:人浮于事。我们这里正缺人。9.(Rén)姓。

父:[fù]1.父亲:父子。老父。2.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:祖父。伯父。舅父。[fǔ]1.老年男子:田父。渔父。2.同“甫1”3.姓。

子:1.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4.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6.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12.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14.姓。

成语评论

提到“家人父子”的成语,很多人会想到“父慈子孝”。这个词到底在说什么呢?其实它讲的是父母关爱子女,子女也懂得孝顺父母的双向关系。比如老张每天早起给儿子做早餐,儿子工作后每月给父亲买保健品,这种日常互动就是“父慈子孝”的生动体现。

有人问:“为什么成语里总强调父子关系?”这和中国传统家庭结构有关。像“子承父业”这个词,表面是说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,深层反映的是代际间的责任传递。不过现代年轻人选择职业更自由,我倒是觉得真正的“承”不一定是复制父辈道路,而是传承踏实肯干的精神。

“舐犊情深”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溺爱。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王叔看到女儿学自行车摔破膝盖,虽然心疼却坚持让她自己站起来。这种表面严厉背后藏着更深沉的关爱,就像母牛舔小牛既表达亲密也在帮它清洁。家庭关系中的智慧,往往藏在看似矛盾的行为里。

当遇到“虎父无犬子”的说法时,年轻人可能会有压力。邻居小陈的父亲是大学教授,他自己开了家宠物店。有人觉得这不算“成功”,但看着他教客人科学养宠物的专注模样,我突然明白:真正的“虎父”该是为孩子创造自由成长的空间,而不是打造复制品。

最近常听人说“养儿防老”过时了。这个成语确实反映了传统家庭观,但在老龄化社会,更需要的是“双向守护”。李奶奶每周参加社区绘画班,儿子定期带着孙子来当模特,三代人相互陪伴的模式,或许比单纯的“防老”更温暖持久。

观察身边会发现,家人间最动人的时刻往往藏在成语之外。就像上周看到外卖小哥利用午休教父亲用智能手机,两人头碰头研究操作的样子,比任何成语都鲜活。语言终究是工具,真正重要的是那份愿意互相理解的心意。

"家人父子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