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róng
  • z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óng xī zhī dì

成语解释:形容居室的狭窄

成语出处: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审容膝之易安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容膝之地

英文翻译:a place just big enough to get the knees in

容膝之地的意思

容:1.容纳;包含:容量。无地自容。这个礼堂能容两千人。2.宽容;原谅:容忍。大度容人。情理难容。3.允许;让:容许。不容分说。容我再想想。4.或许;也许:容或。辗转传抄,容有异同。5.姓。6.脸上的神情和气色:笑容。愁容。怒容。容光。病容。7.相貌:容貌。容颜。仪容。整容。8.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、状态:军容。市容。阵容。

膝:1.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。通称膝盖。2.(Xī)姓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
成语评论

容膝之地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在说蜗居?其实它出自陶渊明的《归去来兮辞》,原意是形容居所狭小到只能放下膝盖。不过在现代生活中,这个词组反而多了几分自嘲的幽默感。

比如朋友刚搬到15平米的单身公寓,指着飘窗说:“别看我这容膝之地,晚上还能躺着看星星呢。”这种表达既承认了空间的局促,又暗含了知足常乐的心态。再比如创业者把两平米的储藏室改造成工作室,拍视频时调侃:“容膝之地装不下沙发,但装得下改变世界的野心。”这样的用法让成语焕发了新生命。

为什么这个古老的成语还能引发共鸣?

现代都市人谁没经历过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的体验?当房价高企成为普遍现象,“容膝之地”不再单纯描述物理空间,更多指向了当代人的生活智慧——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可能。有人在小阳台种出立体菜园,有人在胶囊旅馆坚持写作,这些实践都在重新定义“容膝”的边界。

记得参观过一位手工艺人的工作室,三面墙摆满工具材料,中间仅容转身。老师傅却说:“地方小反而让我专注,每次伸手就能拿到需要的工具,效率比在大车间还高。”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物理空间的压缩有时会催生思维密度的提升。

成语新用的背后

观察发现,现在年轻人用这个词时,常带着“小而美”的生活主张。他们不再追求“广厦千间”,反而在迷你空间里经营精致生活:折叠家具实现功能切换,墙面收纳释放立体空间,智能设备优化生活动线。这种转变或许暗示着:当物质扩张遇到瓶颈时,精神世界的延展性反而被激活了。

有位建筑师朋友的观点很有意思:“所谓容膝之地,本质是人与空间的对话关系。同样的面积,有人觉得压抑,有人却能设计出流动感。”这让我联想到东京的茶室文化,四叠半的空间通过移门和光影变化,能营造出十余种使用场景。空间的大小或许客观存在,但人对空间的感知永远主观。

下次遇到有人感叹住处太小,不妨换个角度思考:或许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更大的房子,而是更灵活的空间使用智慧。就像古人说的“室雅何须大”,当生活回归本质需求,容膝之地也能成为安放心灵的港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