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án
  • xīn
  • xiāo
  • zhì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án xīn xiāo zhì

成语解释:见“寒心销志”。

成语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联寒心消志,为日久矣,每当食投箸,方眠彻枕,独坐怀忧,愤慨申旦,非为一人,百姓故耳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寒心消志

英文翻译:Chill out

寒心消志的意思

寒:1.冷(跟“暑”相对):寒冬。寒风。天寒地冻。受了一点寒。2.害怕;畏惧:心寒。胆寒。3.穷困:贫寒。4.姓。

心:1.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,稍偏左方,呈圆锥形,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,内部有四个空腔,上部两个是心房,下部两个是心室。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。也叫心脏。2.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心思。心得。用心。谈心。一心一意。你心想到哪里去了?3.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心。圆心。重心。4.二十八宿之一。5.姓。

消:1.消失:烟消云散。冰消瓦解。红肿已消。2.使消失;消除:消毒。消炎。打消。3.度过(时间);消遣:消夜。消夏。4.需要(前面常带“不、只、何”等):不消说。只消三天。5.姓。

志:1.志向;志愿:立志。得志。志同道合。2.志气;意志:人穷志不短。3.姓。4.称轻重;量长短、多少:用秤志志。拿碗志一志。5.记:志喜。志哀。永志不忘。6.文字记录:杂志。县志。《三国志》。7.记号:标志。

成语评论

寒心消志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许多人都有过的感受——当一个人因为长期受挫或失望,逐渐失去热情和动力,就像被“浇了一盆冷水”。比如一位创业者连续遭遇市场冷遇,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,甚至想放弃项目,这时候就能用“寒心消志”来形容他的状态。

为什么人会陷入这种状态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张每天加班到深夜,但领导始终忽略他的贡献。时间久了,他不再主动提方案,开会时也沉默不语。这种变化不是突然的,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,一点一点消磨人的斗志。问题的核心在于“长期得不到正反馈”——努力不被看见,价值不被认可,心气自然就凉了。

如何避免被“寒心消志”困住?关键在于建立“自我锚点”。我曾经历过类似阶段:刚做自媒体时连续三个月零增长,差点放弃。后来我把目标从“涨粉十万”拆解成“每周产出两个真诚的内容”,专注过程而非结果,心态反而稳住了。外界的反馈不可控,但对自己的认可可以主动培养。

再比如家庭教育中,孩子如果总是被批评“不够优秀”,也可能变得畏手畏脚。这时候家长如果能说“我看到你比上次多检查了三道题”,把焦点转移到具体进步上,就能重新点燃积极性。这说明对抗“寒心消志”不仅靠个人调节,环境支持同样重要。

有人认为这种状态完全是负面的,我倒觉得它像身体的疼痛机制——是心理在发出预警信号。当感到“心寒”时,恰恰需要停下来思考:是方向错了,还是方法需要调整?就像登山时突然起雾,暂停脚步辨认路线,比盲目冲刺更明智。

最近遇到一位转型中的设计师,她离开高压的广告公司后,用半年时间尝试插画、手作甚至社区教学,最终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赛道。她的故事让我想到:有时候,“消志”不是终点,而是重新校准目标的契机。重要的是保持探索的弹性,允许自己换一种方式“再出发”。

风吹过荒野,种子总会找到裂缝发芽。与其害怕“寒心消志”,不如把它当作成长路上的必修课。毕竟真正持久的动力,往往诞生于无数次“凉透”后又重新温暖自己的过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