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án
  • chán
  • zhà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án chán zhàng mǎ

成语解释:仗马:皇宫仪仗中的立马。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。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。

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李林甫传》:“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?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,一鸣则黜之矣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

繁体字形:寒蟬仗馬

英文翻译:Cold cicada and strong horse

寒蝉仗马的意思

寒:1.冷(跟“暑”相对):寒冬。寒风。天寒地冻。受了一点寒。2.害怕;畏惧:心寒。胆寒。3.穷困:贫寒。4.姓。

蝉:昆虫,种类很多,雄的腹部有发音器,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。幼虫生活在土里,吸食植物根的汁液。成虫刺吸植物的汁。

仗:1.兵器的总称:仪仗。明火执仗。2.拿着(兵器):仗剑。3.凭借;倚仗:狗仗人势。他仗着自己老子的势力欺负人。4.指战争或战斗:胜仗。败仗。这一仗打得真漂亮。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。
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马蜂。马勺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寒蝉仗马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,但它背后藏着生动的生活智慧。究竟什么是“寒蝉仗马”?简单来说,它形容人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,就像冬天的蝉一样沉默,又像被拴住的马一样不敢动弹。

举个例子:公司会议上,小李明明发现项目方案存在漏洞,但看到领导态度坚决,最终像寒蝉仗马一样低头不语。结果项目执行时果然出了问题。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?生活中,我们是否也曾因为顾虑权威或环境压力,选择了沉默?

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现象?其实这源自人类的社会性本能。就像草原上的斑马群,当领头马冲向某个方向时,其他马匹会本能跟随——这种“从众心理”能降低生存风险,但在现代社会中,过度依赖这种本能反而可能阻碍创新。

换个角度看问题:某次社区改造讨论会上,王阿姨最初也保持沉默。但当她发现设计师忽略了老年活动区规划时,鼓起勇气提出建议,最终方案增加了无障碍设施。这说明寒蝉仗马的状态并非不可打破,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安全的表达环境。

在笔者看来,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远超字面意义。它不仅是描述现象的语言工具,更像一面镜子,提醒我们:当遇到重要问题时,既要审时度势,也要守住表达真实想法的勇气。就像春冰融化时的溪流,表面仍有薄冰,但冰层之下早已暗流涌动——适时的发声,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。

下次遇到想说又不敢说的情况时,不妨想想这个成语。沉默或许能暂时避开风浪,但持续的建设性沟通才是推动事物向好的关键。毕竟,语言真正的生命力,不在于华丽辞藻,而在于真诚表达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