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iāng bó zhī zhù
成语解释:将:请求;伯:长者。请求长者帮助。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载输尔载,将伯助予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求人帮助
繁体字形:將伯之助
英文翻译:ask for assistance
将:[jiāng]1.副词。就要;快要:天将下雨。2.介词。把;拿:将革命进行到底。将功赎罪。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将军。4.带领;搀扶:将幼弟而归。扶将。5.做:慎重将事。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7.文言副词。又;且:将信将疑。8.助词。表示动作的开始:赶将上去。[jiàng]1.军衔名。将官。在校之上。2.泛指军官:将士。损兵折将。3.带;率领:将兵。[qiāng]请;希望:《将进酒》。
伯:[bǎi]见〖大伯子〗。[bó]1.伯父:大伯。表伯。2.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:伯兄。3.姓。4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:伯爵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助:[zhù]1.帮助协同,辅佐:辅助。帮助。助手。助人为乐。助桀为虐。拔苗助长(zhǎng)。爱莫能助。2.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。[chú]古同“锄”,除去。
“将伯之助”这个成语,许多人第一次见到可能会愣住:它到底是什么意思?其实它出自《诗经》,原意是“请求长者帮助”,后来逐渐演变为“向他人求助”或“借助外力达成目标”。比如你工作中遇到难题,主动请教前辈经验,这就是一种“将伯之助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正式场合吗?完全不是。比如朋友搬家时你帮忙抬家具,顺口说:“今天可真是将伯之助啊!”既点明了互助的主题,又让对话多了点文化味儿。这种灵活用法反而让成语更贴近生活。
我曾在团队项目中深有体会。当时系统漏洞频发,新人小王犹豫三天不敢开口求助,结果耽误了进度。后来我私下告诉他:“会‘将伯之助’才是真本事,闭门造车反而容易翻车。”第二天他就带着问题清单来找大家讨论,效率立刻翻倍。
不过要注意,这个成语可不是鼓励依赖他人。好比学自行车,父亲扶着后座是“将伯之助”,但如果始终不敢松手,就永远学不会独立骑行。关键在把握“求助”和“自立”的平衡点——就像登山时借用绳索,是为了更安全地挑战高峰,而不是代替你攀爬。
现代社会尤其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智慧。知识爆炸的时代,没人能掌握全部技能。程序员写代码要查文档,设计师做海报会找参考图,本质上都是“将伯之助”。承认自己需要帮助,恰恰是专业度的体现。下次遇到瓶颈时不妨想想:此刻的求助,或许正是突破的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