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ng gōng zhé zuì
成语解释: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
成语出处:元 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楔子:“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,点起人马,随我追赶出来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拿功劳补偿罪过
繁体字形:將功摺辠
英文翻译:make up for one's error
将:[jiāng]1.副词。就要;快要:天将下雨。2.介词。把;拿:将革命进行到底。将功赎罪。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将军。4.带领;搀扶:将幼弟而归。扶将。5.做:慎重将事。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7.文言副词。又;且:将信将疑。8.助词。表示动作的开始:赶将上去。[jiàng]1.军衔名。将官。在校之上。2.泛指军官:将士。损兵折将。3.带;率领:将兵。[qiāng]请;希望:《将进酒》。
功:1.功劳(跟“过”相对):立功。记一大功。2.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(多指较大的):教育之功。功亏一篑。大功告成。好大喜功。3.技术和技术修养:唱功。功架。基本功。4.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,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。
折:[shé]1.断(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):树枝折了。桌子腿撞折了。2.亏损:折本儿。折耗。3.姓。[zhé]1.断;弄断:骨折。把树枝折断了。2.损失:损兵折将。3.弯;弯曲:曲折。百折不挠。4.回转;转变方向:转折。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。5.折服:心折。6.折合;抵换:折价。折账。折变。7.买卖货物时,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,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,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,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:对折。打九折。8.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,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。9.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,形状有“乛乚꒒乙”等。10.姓。11.折叠:折扇。折尺。她把信折好,装在信封里。12.折子:奏折。存折儿。[zhē]1.翻转:折跟头。2.倒(dào)过来倒过去:水太热,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。
罪:1.犯法的行为:罪大恶极。立功赎罪。2.过失:不应归罪于人。3.依法给予的刑罚;惩处:判罪。待罪。4.苦难;痛苦:受罪。
“将功折罪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江湖气,但实际生活中也能找到它的影子。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明上班连续迟到三次,被领导批评后主动接下团队最棘手的项目,最后超额完成任务。领导说:“这次表现不错,算是将功折罪了。”你看,这里小明的功劳弥补了之前的过错,这就是成语的典型用法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功劳真能完全抵消错误吗?”这得看具体情况。比如古代将领打了败仗,若能戴罪立功夺回城池,皇帝往往会赦免其罪。但如果是触犯法律的根本性原则,比如贪污受贿,即便后来捐款做慈善,司法系统也不会因此免除刑责。
影视剧里有个经典桥段:警察安插的卧底因身份暴露导致行动失败,但后续提供了关键情报捣毁犯罪集团。上级说:“你这次算是将功折罪,但警队纪律处分还是要走流程。”这里既承认功劳的价值,也划清了功过不能完全相抵的界限,比生硬的说教更有现实参考意义。
我个人观察到,现代职场中“将功折罪”更多体现在绩效考核上。比如销售员季度目标未达成,但开发了重要客户资源,管理层可能会酌情调整评价。不过要注意,这种折抵本质上是对个人价值的阶段性评估,不能当作逃避根本性责任的挡箭牌。
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:“主动将功折罪和被要求补偿有何区别?”前者往往体现悔改诚意,像程序员主动修复自己写出的系统漏洞;后者则像学生弄坏教室投影仪后,老师罚他打扫卫生。虽然形式相似,但动机不同带来的社会评价也大相径庭。
在家庭教育中,这个道理同样适用。孩子打碎邻居窗户,家长带着他打工挣赔偿金,远胜于单纯惩罚。这个过程既弥补了损失,又培养了责任感。可见“将功折罪”不仅是惩罚机制,更是教育智慧的体现。
最后想说的是,用功劳弥补过失固然值得肯定,但更应重视防患于未然。就像医生抢救回医疗事故患者值得称赞,但完善诊疗规范才是根本。人生难免犯错,关键是在“折罪”过程中获得的成长,远比简单的功过相抵更有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