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āng gōng bǔ guò
成语解释: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一般过失的人
繁体字形:將功補過
英文翻译:make amends for previous faults by some good services
将:[jiāng]1.副词。就要;快要:天将下雨。2.介词。把;拿:将革命进行到底。将功赎罪。3.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:将军。4.带领;搀扶:将幼弟而归。扶将。5.做:慎重将事。6.休养;调养:将养。7.文言副词。又;且:将信将疑。8.助词。表示动作的开始:赶将上去。[jiàng]1.军衔名。将官。在校之上。2.泛指军官:将士。损兵折将。3.带;率领:将兵。[qiāng]请;希望:《将进酒》。
功:1.功劳(跟“过”相对):立功。记一大功。2.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(多指较大的):教育之功。功亏一篑。大功告成。好大喜功。3.技术和技术修养:唱功。功架。基本功。4.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,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。
补:1.添上材料,修理破损的东西;修补:缝补。补牙。补袜子。修桥补路。2.补充;补足;填补(缺额):弥补。增补。补选。候补。缺什么补什么。3.补养:滋补。补品。身体虚,需要好好补一补。4.利益;用处:补益。不无小补。空言无补。5.姓。
过:[guò]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[guo]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[guō]姓。
“将功补过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江湖气,但说白了就是用新功劳弥补过去的错误。比如同事小王上个月搞砸了项目报告,最近却熬夜做出了新方案,领导说:“这次算你将功补过,下次注意细节。”这时候小王既松了口气,又感受到将功补过的实际意义——犯错不可怕,关键要有补救的行动。
有人会问:将功补过真的能完全抵消错误吗?其实成语的重点不在“抵消”,而在“补救”。就像学生考试作弊被抓,老师让他整理全班复习资料作为惩罚,这既是警示也是机会。虽然作弊记录无法删除,但主动承担更多责任能重建信任,这就是将功补过的现实价值。
历史上有个典型例子。明代将领戚继光年轻时曾因轻敌导致战败,后来他潜心研究兵法,发明“鸳鸯阵”大破倭寇。朝廷不仅没追究旧过,反而加官晋爵。这个案例说明,当补救的贡献足够大时,社会评价系统会自动启动“将功补过”的机制,这种智慧至今仍在职场、家庭等关系网中发挥作用。
我观察到现代人有个误区:要么拼命掩盖错误,要么陷入无尽自责。其实像健身教练带会员受伤后,主动加赠康复课程;程序员修复自己写出的系统bug后,主动编写防错指南,这些都比单纯的道歉更有力量。将功补过的本质,是用持续正向的行动改写错误带来的叙事线。
最后想说,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时间的流动性。它不要求人完美,但相信人有成长的可能。就像被雨水冲垮的堤坝,用更坚固的材料重修后,反而能抵御更大的风浪。生活中的每个错误,或许都是我们升级版本的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