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tiā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ú tiān jí dì

成语解释:局:弯腰;蹐:前脚接后脚地小步走。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,也指窘迫无路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:《诗经 小雅 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;谓地盖厚,不敢不蹐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惶恐不安的样子

繁体字形:局天蹐地

英文翻译:In the world

局天蹐地的意思

局:1.棋盘:棋局。2.棋类等比赛:开局。对局。当局者迷。3.棋类等比赛的形势或结局:胜局。平局。和局。4.下棋或其他比赛一次叫一局:下了一局棋。5.形势;情况;处境:结局。战局。顾全大局。6.人的器量:局量。局度。7.称某些聚会:饭局。赌局。8.圈套:骗局。9.拘束:局促。局限。10.姓。11.某些商店的名称:书局。
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
蹐:小步:~步。

地:[dì]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10.底子:质地。[de]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
成语评论

“跼天蹐地”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人被困在迷宫里——天空压得低低的,地面又硌得慌,整个人缩手缩脚不敢动弹。比如公司晨会上,小王发现自己的策划案存在重大漏洞,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。他盯着投影仪上的错误数据,感觉天花板在不断下压,脚底的大理石地砖仿佛长出尖刺,这时候用“跼天蹐地”来形容他的处境再贴切不过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和“如坐针毡”有什么区别?其实前者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双重压迫。就像新手司机第一次开手动挡汽车,既要盯着仪表盘怕熄火,又要留意突然窜出的电动车,手脚忙乱得像是被天地同时夹击。这种被全方位制约的状态,正是“跼天蹐地”的精髓所在。

有个真实案例让我印象深刻。朋友老李在家族聚餐时,既要应付长辈催婚,又得避开前任突然带着新男友出现。他后来形容当时就像“被塞进罐头里的沙丁鱼”,明明空间足够却不敢伸展四肢。这种现代版的心理困境,与古人说的“跼天蹐地”其实异曲同工。

值得思考的是:为什么当代人还会产生这种被束缚的感觉?观察地铁早高峰就能找到答案——乘客们像压缩饼干般挤在车厢里,既要保持安全距离又要防止手机掉落,这种物理空间的局促往往引发心理层面的压抑。说到底,人类对自由空间的渴望从未改变,只是束缚的形式从自然条件变成了社会规则。

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价值的地方,在于它揭示了人类永恒的生存状态。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“内卷”,表面看是竞争压力,本质还是对生存空间的焦虑。但换个角度想,正因为有这种束缚感的存在,我们才更懂得珍惜那些能自在呼吸的时刻,比如周末躺在草坪上看云,或者关掉手机享受独处时光。

下次遇到进退两难的情况时,不妨用“跼天蹐地”来自嘲当下的窘境。比如在超市排队结账时发现忘带钱包,后面队伍又排成长龙,这时候与其焦躁不安,不如笑着对自己说:“这可真是天地为牢啊!”幽默化解往往比硬扛更有助于缓解压力。毕竟生活给的难题,有时候需要的不是标准答案,而是换个视角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