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ǚ cì sān fān
成语解释:屡次:多次;三番:许多次;一次又一次。反复多次。形容次数或回数很多。
成语出处:瞿秋白《乱弹 一种云》:“那云为什么这样屡次三番的摧残光明?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状语;形容反复多次
繁体字形:屡次三番
英文翻译:time and again
屡:副词。屡次;多次:屡战屡胜。屡教不改。
次:1.次序;等第:名次。座次。车次。依次前进。2.次序在第二的;副的:次子。次日。3.质量差;品质差:次品。这个人太次,一点也不讲究社会公德。4.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:次氯酸。5.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: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。我是初次来北京。试验了十八次才成功。6.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:途次。旅次。舟次。7.中间:胸次。言次。8.姓。
三:1.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多数或多次:三思。三缄其口。3.姓。
番:[fān]1.指外国或外族:番邦。番茄。番薯。2.种;样:别有一番天地。3.回;次;遍:思考一番。几番周折。三番五次。翻了一番(数量加了一倍)。[pān]1.番禺(Pānyú),地名,在广东。2.姓。
“屡次三番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?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“接二连三地重复做某件事”,但往往带着点“反复折腾”的意味。比如你总在同一个地方摔跟头,或者某件事明明已经提醒过多次,对方还是重复犯错,这时候就能用上它了。
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 小王每次开会都迟到,领导提醒了三次,他还是屡次三番踩点冲进会议室。同事开玩笑说:“你这是把‘迟到’当日常任务打卡呢?”这里既点出了问题反复发生,又用轻松的语气化解了尴尬。
有人会问: “这和‘三番五次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意思相近,但“屡次三番”更强调“重复行为让人感到无奈”。比如妈妈唠叨孩子做作业,如果说“我都三番五次提醒你了”显得比较中性;而用“屡次三番”的话,能听出妈妈已经开始扶额叹气了。
工作中这个成语特别好用。比如项目修改方案时,可以跟同事说:“这个bug已经屡次三番出现,咱们得挖挖根源了。”既点明问题的严重性,又不会显得咄咄逼人。比起直接说“你怎么又搞错了”,这样的表达更有利于团队协作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历史故事里也有妙用。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,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桥段,完全可以说成“诸葛亮屡次三番释放敌将”,既突显谋略的耐心,又暗藏“事不过三”的潜台词。这种用法比平铺直叙更有画面感。
个人观点时间: 虽然“屡次三番”常用来吐槽重复行为,但换个角度看,重复何尝不是种坚持?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时,屡败屡试的过程,用这个成语反而能体现韧性。关键在语境——是机械重复还是迭代进步,全看说话的角度。
下次遇到重复状况时,不妨先别急着皱眉。试着说:“这件事咱们虽然屡次三番讨论,但每次都有新发现。”把负面表达转化为正向思考,既点明事实又不打击积极性。语言就像调色盘,换个用法就能画出不同的情绪。
说到底,成语就像语言的快捷键。用得恰当,能让表达更鲜活;用错了场景,反而会闹笑话。记住这个秘诀:当你想表达“重复得有点过了”时,“屡次三番”就是你的最佳拍档。现在,要不要试着用它造个新句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