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ān gāo shuǐ xiǎn
成语解释: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。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上西天拜佛走一遭,怕什么山高路险,水阔波狂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;指路程遥远而艰难
繁体字形:山高水險
英文翻译:mountains are high , torrents swift
山:1.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山。山顶。2.像山的东西:冰山。3.蚕蔟:蚕上山了。4.山墙:房山。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水:1.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,化学式H2O。无色、无味、无臭的液体,在标准大气压(101325帕)下,冰点0℃,沸点100℃,4℃时密度最大,为1克/毫升。2.河流:汉水。淮水。3.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水陆交通。水旱码头。水上人家。4.(水儿)稀的汁:墨水。药水。甘蔗的水儿很甜。5.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贴水。汇水。外水。6.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。7.姓。
险:1.地势险恶、复杂,不易通过;险要:险地。险峻。山高水险。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,很险。2.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:天险。无险可守。3.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:冒险。保险。脱险。险症。巡堤查险。4.狠毒:阴险。险诈。5.险些:险遭不幸。
“山高水险”这个成语到底适合用在什么地方?比如朋友计划徒步穿越西藏,你可以拍拍他肩膀说:“这趟旅程山高水险,但跨过去就是新天地。”既点明路途艰难,又暗示突破后的收获,比单纯说“注意安全”更有画面感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形容自然环境吗?其实职场中也能活学活用。比如团队接到一个复杂项目,负责人开会时说:“这个任务山高水险,咱们得做好分工协作。”顿时把抽象的工作难度转化为具象的攀登意象,既警醒风险又凝聚团队精神。
记得去年带学生写生,有个孩子望着陡峭的采风点直打退堂鼓。我指着山腰的野花说:“你看那簇映山红,越是山高水险处,开得越鲜艳。”后来他的画作里,峭壁上的红花成了点睛之笔——困境本身就会孕育独特的观察视角。
在古镇旅游时遇到位银匠,他的作坊藏在七拐八绕的深巷里。问起选址缘由,老人擦拭着工具笑道:“山高水险的地方,真手艺人才沉得下心。”这话让我想起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洪流,或许正是浮躁环境反衬出专注的珍贵。
有读者疑惑: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太沉重?其实关键在语境把控。就像春天登山,虽然气喘吁吁,但指着云海说“别看现在山高水险,等会儿就有日照金山”,瞬间就把挑战转化成了期待。汉语的智慧,正在于这种逆境中的浪漫转化力。
最近读《徐霞客游记》,发现古人早就参透这个道理。他在日记里写“虽山高水险,然闻猿啼而知生机”,四百年前的文字至今鲜活。或许我们缺的不是成语,而是那份把险阻看作风景的从容心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