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iǎo lì míng mù
成语解释:名目:各种名称、项目。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;以达到不正当目的。
成语出处:明 李开先《闲居集》:“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,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,巧立名目,作为册外,私自收受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巧立名目
英文翻译:rack one's brains for ingenious devices
巧:1.心思灵敏,技术高明:巧干。能工巧匠。他的手艺很巧。2.(手、口)灵巧:心灵手巧。他嘴巧,学谁像谁。3.恰好;正遇在某种机会上:恰巧。偏巧。凑巧。巧遇。来得真巧。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,真巧极了。4.虚浮不实的(话):花言巧语。5.姓。
立:1.站1:立正。肃立。坐立不安。2.使竖立;使物件的上端向上:立竿见影。把梯子立起来。3.直立的:立柜。立轴。立领。4.建立;树立:立功。立志。5.制定;订立:立法。立约。立个字据。6.指君主即位。7.指确定继承地位;确立:立嗣。立皇太子。8.存在;生存:自立。独立。9.立刻:立奏奇效。立候回音。10.姓。
名:1.名字;名称:人名。书名。命名。报名。给他起个名儿。2.名字叫做: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。3.名义:你不该以出差为名,到处游山玩水。4.名声;名誉:出名。有名。世界闻名。5.出名的;有名声的:名医。名著。名画。名山。6.说出:莫名其妙。不可名状。7.占有:一文不名。不名一钱。8.a)用于人:三百多名工作人员。录取新生四十名。b)用于名次:第三名。9.姓。
目:1.眼睛:有目共睹。历历在目。2.网眼;孔:八十目筛。一方寸的网上,竟有百目之多。3.看:目为奇迹。4.大项中再分的小项:项目。细目。5.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,每一群叫一目,如鸟纲分为雁形目、鸡形目、鹤形目等,松柏纲分为银杏目、松柏目等。目以下为科。6.目录:书目。药目。剧目。7.名称:题目。名目。8.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,一个点为一目: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。9.姓。
“巧立名目”这个词儿听起来有点绕,其实说白了就是“变着法儿找理由”。比如公司说要搞“员工关怀计划”,结果就是让大伙儿周末加班;学校要收“课外拓展费”,其实钱都花在翻新校长办公室——这种操作是不是挺眼熟?
为什么有人喜欢巧立名目? 咱们打个比方:菜市场卖鱼的小贩要是直接说“我就是要多收你钱”,估计得被投诉。可要是包装成“生态运输费”“活体保鲜金”,听着就“专业”多了。本质上都是想达成目的,只不过换个看起来合理的说法。
去年我们小区搞绿化改造,物业贴出告示说要收“植被健康管理费”。后来有业主刨根问底才发现,这笔钱居然用来买了两棵罗汉松摆在物业大厅。你看,起个好听的名字,有时候真能把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。
怎么识别巧立名目? 重点看三个信号: 1. 费用名称和实际用途对不上号 2. 解释说明总是模棱两可 3. 不允许追问细节 就像网购时看到“尊享服务费”“物流加速包”这类项目,最好点开详情页看看具体内容。
我见过最绝的例子是某健身房。他们给年卡会员强推“运动表现优化课”,其实就是逼你买私教课。后来有人较真,发现合同里写着“本课程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”——这种条款往往就是给巧立名目留的后门。
其实换个角度看,巧立名目能长期存在,说明它确实能钻制度的空子。要破解这个问题,光靠个人警惕还不够。去年杭州有家幼儿园被曝出“空气净化费”乱象,后来教育局直接规定所有收费项目必须公示明细,连采购发票都要贴在公告栏——透明化才是治本之策。
下次遇到不明不白的收费项目,别急着掏钱。记得问三句话:“这个钱具体用在哪?”“有没有书面说明?”“能不能开发票?”这三板斧下去,八成能揭开那些花里胡哨名目的真面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