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ān yún bì rì
成语解释:干:冲;蔽:遮挡。冲上云霄,挡住太阳。形容树木高大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丁鸿传》:“干云蔽日之木,起于葱青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树木高大
繁体字形:干雲蔽日
英文翻译:tall
干:[gàn]1.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骨干。2.指干部:调干。干群关系。3.做(事):实干。干活儿。埋头苦干。4.能干;有能力的:干练。干才。5.担任;从事:他干过厂长。6.事情变坏;糟:要干。干了,钥匙忘在屋里了。[gān]1.古代指盾牌:干戈。2.姓。3.冒犯:干犯。4.牵连;涉及:干连。干涉。相干。5.追求(职位、俸禄等):干禄。6.水边:江干。河干。7.天干:干支。8.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(跟“湿”相对):干燥。干柴。油漆未干。衣服晾干了。9.不用水的:干洗。干馏法。10.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:饼干。葡萄干儿。豆腐干儿。把萝卜晒成干儿。11.空虚;空无所有:外强中干。钱都花干了。12.只具形式的:干笑。干号(háo)。13.属性词。指拜认的(亲属关系):干妈。干儿子。14.徒然;白:干着急。干瞪眼。干打雷,不下雨。15.形容说话太直太粗(不委婉):你说话别那么干。16.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:我又干了他一顿。17.慢待;置之不理:主人走了,把咱们干起来了。
云:1.说:人云亦云。不知所云。2.表示强调:岁云暮矣。3.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、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。4.指云南:云腿(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)。5.姓。
蔽:1.遮盖;挡住:遮蔽。掩蔽。2.概括:一言以蔽之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“干云蔽日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,但拆开来看就很有趣。“干云”是说树木高得能碰到云,“蔽日”则是枝叶茂密到遮住太阳——合起来不就是形容那些超级高大的树吗?比如站在千年古榕树下,阳光只能从叶缝里漏下来,这时候说一句“这树真是干云蔽日啊”,画面感立刻拉满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词只能用来夸树吗?”当然不是!比如互联网行业里,某巨头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,小企业感叹“他们的业务版图简直干云蔽日”,是不是特别形象?这里就把自然景观的形容转化成了对现实竞争的生动描述。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背后还藏着辩证思维。枝叶太密固然遮阳,但树荫下也能长出耐阴植物。就像职场中遇到“大牛云集”的情况,有人觉得压力山大,换个角度却能发现近距离学习的机会。我自己带团队时,就常提醒新人:“别怕前辈干云蔽日,他们的经验反而是你的养分。”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老家村口有片竹林,小时候总觉得它们挡住风景。去年回去发现,竹林后方竟自发形成了小型生态圈,蘑菇、蕨类植物长得特别好。这不正印证了“遮蔽”与“新生”的共存关系?用这个成语造句的话,可以说:“看似干云蔽日的挑战,往往孕育着意想不到的生机。”
语言就像活水,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。下次看到城市里的摩天大楼群,或是书架上一排排专业著作,试着用“干云蔽日”造个句,或许能发现平凡场景里的诗意。毕竟,能准确捕捉到那种“既震撼又略带压迫感”的画面,正是中文成语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