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ú yún bì rì
成语解释:浮云遮住太阳。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。后泛指小人当道,社会一片黑暗。
成语出处:《文子 上德》:“日月欲明,浮云盖之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宾语、补语;指小人当道,社会一片黑暗
繁体字形:浮雲蔽日
英文翻译:the sun screened off by floating clouds
浮:1.停留在液体表面上(跟“沉”相对):浮萍。油浮在水上。浮云。脸上浮着微笑。2.在水里游: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。3.在表面上的:浮土。浮雕。4.可移动的:浮财。5.暂时的:浮记。浮支。6.轻浮;浮躁:他人太浮,办事不踏实。7.空虚;不切实:浮名。浮夸。8.超过;多余:人浮于事。浮额。9.姓。
云:1.说:人云亦云。不知所云。2.表示强调:岁云暮矣。3.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、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。4.指云南:云腿(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)。5.姓。
蔽:1.遮盖;挡住:遮蔽。掩蔽。2.概括:一言以蔽之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“浮云蔽日”这个词儿听起来挺文雅,但实际生活中它到底在说什么呢?举个例子,你正计划周末去爬山,结果一大早发现乌云密布,原本期待的阳光全被遮住了。这时候你可能会嘀咕:“这天气真扫兴!”但过了一小时,云层突然散开,太阳又露了脸——这就是“浮云蔽日”的字面场景。不过,成语当然不只是讲天气。
那么问题来了:为什么用“浮云”来比喻困难或障碍?其实这和古人的观察有关。云朵飘得快,形态多变,就像生活中那些突如其来的麻烦,看似挡住了目标,但往往不会长久。比如工作中遇到领导临时改需求,团队忙得焦头烂额,但最终方案反而更完善了。这时候同事打趣一句:“浮云蔽日嘛,过了这阵子就好。”大家哈哈一笑,压力也缓解不少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小明准备了大半年的考试,考前一周却重感冒,复习进度全被打乱。他妈妈安慰他:“别慌,这就是浮云蔽日,坚持住,等病好了还能冲刺。”果然,考试当天他状态回升,超常发挥。你看,成语用对了地方,比干巴巴的“别放弃”更有画面感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柳暗花明”有什么区别?我个人觉得,“浮云蔽日”更强调过程中的短暂遮蔽,而“柳暗花明”偏向结果的反转。比如你创业时资金链突然断裂(浮云蔽日),但通过调整商业模式最终扭亏为盈(柳暗花明),这两个阶段用不同成语描述会更精准。
现代人总爱说“水逆”“诸事不顺”,其实换个角度想,这些不顺就像天上飘过的云——它们会来,也一定会走。上周我写方案时电脑突然死机,三小时的心血全没保存。当时真想砸键盘,但深呼吸几次后,反而发现重写的内容逻辑更清晰了。你看,云散了之后,阳光可能比之前更亮。
下次遇到烦心事,不妨抬头看看天。那些遮住太阳的云层,正在被风吹着往前跑呢。你站在原地等一等,或者主动迈开步子往前走,总会见到光重新洒下来的那一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