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án míng gōng zhèng
成语解释:廉明:清廉,不贪污受贿。不贪污受贿,清明公正。
成语出处: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第十一卷:“以尔廉平公正,命长郡治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为官清正
繁体字形:亷明公正
英文翻译:Honest and fair
廉:1.廉洁:清廉。廉耻。2.(价钱)低;便宜:低廉。价廉物美。3.姓。
明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明月。天明。灯火通明。2.明白;清楚:问明。讲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明说。明令。明沟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明。英明。精明强干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5.光明:弃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6.视觉:双目失明。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义。不明利害。8.表明;显示:开宗明义。赋诗明志。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12.姓。
公:1.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“私”相对):公款。公物。公事公办。2.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公分母。公议。公约。3.属于国际间的:公海。公制。公历。4.使公开:公布。公之于世。5.公平;公正:公买公卖。大公无私。秉公办理。6.公事;公务:办公。公余。因公出差。7.姓。8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公爵。公侯。王公大臣。9.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:诸公。张公。10.丈夫的父亲;公公:公婆。11.属性词。(禽兽)雄性的(跟“母”相对):公羊。这只小鸡是公的。
正:[zhèng]1.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(跟“歪”相对):正南。正前方。前后对正。这幅画挂得不正。2.位置在中间(跟“侧、偏”相对):正房。正院儿。3.用于时间,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:正午。4.正面(跟“反”相对):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。5.正直:正派。公正。方正。心术不正。6.正当:正路。正理。钱的来路不正。7.(色、味)纯正:正红。正黄。颜色不正。味道不正。8.合乎法度;端正:正楷。正体。9.属性词。基本的;主要的(区别于“副”):正文。正编。正本。正副主任。10.姓。[zhēng]正月:新正。
说到“廉明公正”,很多人会想到古装剧里的清官形象。但放在今天,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?举个职场中的例子吧:小张负责部门采购时,面对供应商的“茶水费”诱惑,他直接回绝道:“这事儿得按规矩来,廉明公正才能让大家信服。”你看,这种场景里,“廉明公正”既是对职业操守的坚守,也是对集体利益的保护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社会这么复杂,坚持廉明公正会不会吃亏?”其实恰恰相反。去年某地评选“诚信商户”,老李的面馆因为十年如一日明码标价、不缺斤短两,最终从三百家竞争者中脱颖而出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,廉明公正看似是自我约束,实则是建立长期信任的捷径。
教育领域也有生动案例。王老师批改试卷时,发现侄女的作文离题却坚持扣分,在家访时对家长说:“要是对自家孩子放水,教室里哪还有公平可言?”这种“铁面无私”的态度,正是“廉明公正”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呈现。
值得思考的是,为什么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强调这个概念?在社区改造项目中,业委会老周顶着亲戚说情的压力,坚持公开招标施工队。结果不仅工程质量过硬,每笔开支还都在公告栏公示。这种透明化操作,让“廉明公正”从抽象原则变成了看得见的温度计。
个人认为,真正的廉明公正不是刻板地照章办事,而是要在人情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点。就像交警处理亲友违章时,既不开后门也不冷冰冰罚款,而是耐心讲解交规的重要性。这种既有原则又不失温度的处事方式,或许才是当代社会最需要的“公正”模样。
当我们在讨论这个词时,本质上是在探讨如何建立可持续的信任机制。从街头小贩的电子秤到政府的阳光政务,从学校的奖学金评选到企业的招标流程,每个环节的廉明程度都在影响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。或许该换个角度想:不是廉明公正过时了,而是它需要以更灵活的方式融入现代治理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