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ì zhī kě xī

成语解释:扔掉它未免可惜。
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好取舍的东西

繁体字形:棄之可惜

英文翻译:hesitate to discard sth.

弃之可惜的意思

弃:1.放弃;扔掉:抛弃。舍弃。遗弃。弃权。弃之可惜。2.姓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可:[kě]1.许可:认可。2.能够:牢不可破。3.值得:可爱。4.连词。却;可是。表示转折:他年纪不大,力气可不小。5.副词。1.表示强调: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!2.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:你可知道?。都说这办法好,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?6.适合:可人意。可口。可心。7.文言副词。大约:年可二十。[kè]〔可汗〕简称汗。古代鲜卑、突厥(jué)、回纥(hé)、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。汗(hán)。

惜:1.爱惜:珍惜。惜寸阴。惜墨如金。2.可惜;惋惜:痛惜。3.吝惜;舍不得:惜别。惜力。不惜工本。

成语评论

弃之可惜”这个词到底怎么用?举个常见的例子:衣柜里那件五年前买的衬衫,款式早就过时了,但布料摸起来依然柔软舒适。每当整理衣物时,你总会拿在手里犹豫半天——这就是典型的“弃之可惜”场景

有人问:既然用不上,为什么不直接扔掉?其实这背后藏着情感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博弈。比如书架上那套落灰的百科全书,虽然现在查资料都用手机,但看着精装封面上父亲当年写的赠言,手指就怎么都伸不过去扔进废纸箱。

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:朋友家里堆着三台旧手机,充电两小时才能开机五分钟。当我问他为何不回收时,他挠头笑道:“这些手机存着十年前和初恋的短信呢。”看,物品承载的记忆重量,往往会超越它本身的使用价值

不过要警惕“弃之可惜”变成囤积借口。上周帮长辈整理老宅,发现八十年代的铁皮饼干盒里,居然存着早已停产的粮票。这些票据确实见证时代变迁,但若因此塞满整个储物间,反倒让生活空间变得逼仄。这时候需要用拍照存档代替实物保存,既留住纪念意义,又不影响现实生活。

现代人面对物质过剩时,不妨建立自己的“弃置标准”。我有个习惯:每季度末给闲置物品贴红黄绿标签,红色代表必须处理,黄色观察三个月,绿色保留珍贵回忆。这个方法意外发现很多以为会怀念的东西,其实三个月后就淡忘了

说到底,“弃之可惜”反映的是人对确定性的留恋。就像端着半碗吃撑后剩下的白米饭,明知吃不下,可倒掉时总会想起“粒粒皆辛苦”的教诲。这时候换个思路:打包喂流浪猫,或者做成蛋炒饭——转换使用场景往往比简单舍弃更有建设性

下次整理房间对着旧物犯愁时,不妨问问自己:它带给我的正向能量,是否大过占据空间带来的负担?答案清晰的那一刻,就是做出明智抉择的最佳时机。

弃之可惜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这些旧家具,弃之可惜,不扔吧,又和这屋子的其他东西不协调。
  2. 造句 当爱已成“鸡肋”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时,我们到底该让自己选择何去何从?
  3. 造句 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是如今还在玩谋士的玩家的真实感受。
  4. 造句 过去这个赛事实际上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赛事。
  5. 造句 就让人觉得千篇一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了。
  6. 造句 祖宗基业,弃之可惜,陛下父母兄弟,蒙尘沙漠,日望救兵,西京陵寝,为贼所占,今年寒食节,未有祭享之地。
  7. 造句 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!对于这么一把夺魂剑,宋楚也只能留着哄哄小朋友了,没想到今日老人竟然直接一手抓出了夺魂剑。
  8. 造句 史密斯激动了起来,那批硫铁矿就像是鸡肋,食之无味弃之可惜,想卖都找不到买主,堆积在仓库里只能让它们风化掉。
  9. 造句 鸡肋一般,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,况且弃之不去。
  10. 造句 现在的《患难》对于小代来说有如鸡肋,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