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ài dā bù lǐ
成语解释: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
成语出处:冰心《南归》:“公司中人待答不理的说:‘不知船停在哪里,也许是没有到罢!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态度冷淡
繁体字形:待答不理
英文翻译:look cold and indifferent
待:[dài]1.对待:优待。以礼相待。待人和气。2.招待:待客。3.等待:待业。严阵以待。有待改进。4.需要:自不待言。5.要;打算:待说不说。待要上前招呼,又怕认错了人。[dāi]停留:待一会儿再走。也作呆。
答:[dá]1.回答:对答。一问一答。答非所问。2.受了别人的好处,还报别人:答谢。报答。3.姓。[dā]义同“答”(dá),专用于“答应、答理”等词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理:1.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:木理。肌理。条理。2.道理;事理:合理。理屈。理当如此。3.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物理学:理科。数理化。4.管理;办理:处理。理财。当家理事。5.整理;使整齐:理发。理一理书籍。6.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式):路上碰见了,谁也没理谁。置之不理。7.姓。
哎哟,这"待答不理"的成语可真是够传神的!说白了,它就是形容那种爱搭不理、敷衍了事的态度。比如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,每次前辈问他工作进度,他就甩出一句"知道了",眼睛还盯着手机屏幕——这不就是活生生的"待答不理"吗?
等等,为啥有人会摆出这种态度呢?要我说啊,要么是心里憋着气,要么就是压根儿没把对方当回事。就像上次我在便利店结账,收银员全程垮着脸,扫码动作跟树懒似的,估计是刚被店长训过。不过话说回来,谁还没个情绪低落的时候呢?
要对付这种待答不理的情况,咱得学会"见招拆招"。隔壁张大姐有招绝的,遇到物业敷衍她报修,她就搬个小板凳坐办公室门口,边织毛衣边念叨:"您慢慢来,我这儿毛线团还没缠完呢~" 结果不出十分钟,维修工就提着工具箱来了。你品,你细品,这招是不是比直接吵架高明多了?
不过话说回来,我倒是觉得现代社会这种"待答不理"越来越常见了。前两天在银行办业务,柜员全程跟机器人似的念台词,连个眼神交流都没有。要我说啊,咱们得守住自己的礼貌底线,别人待答不理是别人的修行,咱可不能跟着学坏样。就像我奶奶常说的:"礼多人不怪,笑口常开福自来",这话搁哪儿都不过时。
最后给大家支个小妙招:下次遇到待答不理的情况,与其生闷气,不如试试"反向操作"。比如外卖小哥送餐迟了还板着脸,你笑着递瓶水说"辛苦啦",保管他立马换上笑脸——这招我试过,百试百灵!说到底,人和人相处就像照镜子,你给什么表情,就容易收到什么反馈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