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à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ài lǐ bù lǐ

成语解释:要理不理。形容对人态度冷淡。

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5回:“二大爷,你们这会子瞧我穷,回来我得了银子,就是个财主了。别这么待理不理的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态度冷淡

繁体字形:待理不理

英文翻译:look cold and indifferent

待理不理的意思

待:[dài]1.对待:优待。以礼相待。待人和气。2.招待:待客。3.等待:待业。严阵以待。有待改进。4.需要:自不待言。5.要;打算:待说不说。待要上前招呼,又怕认错了人。[dāi]停留:待一会儿再走。也作呆。

理:1.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:木理。肌理。条理。2.道理;事理:合理。理屈。理当如此。3.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物理学:理科。数理化。4.管理;办理:处理。理财。当家理事。5.整理;使整齐:理发。理一理书籍。6.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式):路上碰见了,谁也没理谁。置之不理。7.姓。
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
理:1.物质组织的条纹;纹理:木理。肌理。条理。2.道理;事理:合理。理屈。理当如此。3.自然科学,有时特指物理学:理科。数理化。4.管理;办理:处理。理财。当家理事。5.整理;使整齐:理发。理一理书籍。6.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;表示意见(多用于否定式):路上碰见了,谁也没理谁。置之不理。7.姓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,说到“待理不理”这成语,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是“这不就是敷衍了事嘛”!比如你去商场退货,店员一边刷手机一边回你“这事儿得找售后部”,然后眼皮都不抬一下——这态度,典型的“待理不理”,你懂的。

那问题来了:啥时候用“待理不理”合适呢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!朋友找你吐槽工作压力大,你嘴上说着“嗯嗯确实不容易”,手上却疯狂刷短视频,对方立马能感觉到你在“待理不理”。说白了,这成语就是用来形容“表面应付、内心冷漠”的状态。

不过啊,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一方。比如公司开会时,老板问“大家对方案有啥意见”,底下人集体沉默玩笔盖,这种“待理不理”的冷场,搞不好是沟通方式出了问题。这时候得琢磨:是大家真没想法,还是压根没被激励去表达?

话说回来,我倒是觉得“待理不理”背后藏着现代社会的通病。地铁里低头族对问路乘客爱答不理,家长辅导作业时心不在焉地“嗯啊哦”——这些看似小事,其实都在消耗人际关系里的温度。就像我妈总念叨:“现在人跟手机比跟活人亲”,话糙理不糙啊。

最后提个醒儿,遇到别人“待理不理”时,别急着炸毛。可能对方正烦心呢?试着用“你刚说的这事儿,我听着特有意思”这类话术,把冷场变成热聊。毕竟嘛,主动破冰总比互相冷着强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?

待理不理的造句

  1. 造句 这家餐厅的服务员见了顾客总是待理不理的.
  2. 造句 你跟他说话,他总是待理不理的.
  3. 造句 服务员见了顾客总是待理不理的。
  4. 造句 桃子登门求情,他待理不理;排风传他,却不敢怠慢。
  5. 造句 他好像很忙,又像和我堵着气,待理不理。
  6. 造句 电话那头很不耐烦,这些天单国对他的态度待理不理的。
  7. 造句 墨冲一幅待理不理的样子,显然并没把来人放在眼中,越是这样,就越会让对手有种受挫之愤。
  8. 造句 苏代两次汇报工作,谈自己的工作设想,均是待理不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