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ěn gòu tōu shēng
成语解释:忍受耻辱,苟且求生。
成语出处:唐 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所以忍垢偷生,克躬自励,期效万一,补过酬恩,灰躯糜骨,以甘心愿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指苟且偷生
繁体字形:忍垢婾生
英文翻译:allow oneself to be insulted to remain alive
忍:1.忍耐;忍受:忍痛。2.狠心;硬着心肠:忍心。残忍。
垢:1.污秽;肮脏:蓬头垢面。2.脏东西:油垢。牙垢。泥垢。3.耻辱:含垢忍辱。
偷:1.暗中拿别人财物:偷窃。2.瞒着人:偷听。3.苟且;敷衍:偷生。偷安。4.抽出(时间):忙里偷闲。偷空(kòng)儿。5.偷东西的人:小偷儿。6.“媮”,另音yú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“忍垢偷生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沉重,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独特的生命力。试想一下:某公司员工小王发现上司挪用公款,面对“举报可能失业”和“装聋作哑保饭碗”的抉择时,选择暂时隐忍继续工作。这算不算忍垢偷生?其实关键要看后续发展——如果他蛰伏期间收集证据,最终协助司法部门破案,这种暂时的忍耐就转化成了智慧的抗争。
再比如电视剧《琅琊榜》里的梅长苏,明明知道誉王是构陷赤焰军的元凶,却以谋士身份委身其麾下。观众这时难免要问:为什么主角要助纣为虐?随着剧情展开才明白,这是获取核心证据的必要迂回。这种“忍辱”与“偷生”,本质上是以退为进的战略布局。
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情境。去年邻居张阿姨发现丈夫出轨,没有立即撕破脸,而是默默咨询律师、整理财产证据。有人觉得她太窝囊,但三个月后她在法庭上拿出完整证据链时,大家才看懂她当时的隐忍不是懦弱,而是给自己争取了最有利的博弈条件。
那么问题来了:忍垢偷生和苟且偷生有什么区别?关键在于是否有清晰的底线意识和目标导向。就像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,表面顺从吴王,实则暗中积蓄力量,这种“偷生”背后是复国雪耻的坚定信念。若只是浑浑噩噩地苟活,那就沦为真正的懦夫了。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可以重新诠释。当我们遭遇职场PUA或家庭冷暴力时,暂时的隐忍不应被污名化。就像暴雨中的竹子先弯下腰躲避狂风,待天气放晴又能挺直腰杆。重要的是在忍耐期保持清醒认知,像棋手布局般为破局积蓄能量,这样的“忍垢”终将转化为破茧成蝶的底气。
最后看个有趣的案例:某科技公司被竞争对手恶意挖角,CTO面对团队流失选择按兵不动,私下却启动人才储备计划。当对手以为胜券在握时,该公司突然推出颠覆性产品扭转战局。这种商战中的隐忍,不正印证了“留得青山在”的生存智慧吗?暂时的退让,有时候恰是给未来创造更大的腾挪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