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ǒu qiě tōu shēng
成语解释:不求长远利益;只图眼前生存。苟且:得过且过;偷生:贪图生存。
成语出处:宋 王令《与杜子长书》:“令贫无资,身术从礼,有责不敢易。受寒饿死,俱辱先人后,以故苟且偷生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繁体字形:苟且婾生
英文翻译:drag out an ignoble existence
苟:1.姑且;暂且:苟安。2.草率;随便:一丝不苟。3.文言连词。如果;假使:苟不教,性乃迁。4.姓
且:[qiě]1.副词。1.暂且;姑且:你且等一等。2.〈方〉表示经久:这枝笔且使呢。2.文言副词。尚且,与“况”呼应:君且如此,况他人乎。3.文言连词。且…且…(边这样边那样):且谈且走。4.连词。并且;而且:水流既深且急。[jū]文言助词。相当于“啊”“呀”:狂童之狂也且。
偷:1.暗中拿别人财物:偷窃。2.瞒着人:偷听。3.苟且;敷衍:偷生。偷安。4.抽出(时间):忙里偷闲。偷空(kòng)儿。5.偷东西的人:小偷儿。6.“媮”,另音yú
生:1.生育;出生:胎生。卵生。生孩子。优生优育。生于北京。2.生长:生根。生芽。3.生存;活(跟“死”相对):舍生忘死。同生共死。4.生计:谋生。营生。5.生命:丧生。舍生取义。6.生平:一生一世。今生今世。7.具有生命力的;活的:生物。生龙活虎。8.产生;发生:生病。生效。惹是生非。9.使柴、煤等燃烧:生火。生炉子。10.姓。11.果实没有成熟(跟“熟”相对,下12.—13.同):生柿子。这西瓜是生的。14.(食物)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:夹生饭。生吃瓜果要洗净。15.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:生石膏。生铁。16.生疏:生人。生字。认生。刚到这里,工作很生。17.生硬;勉强:生凑(勉强凑成)。生搬硬套。18.很(用在少数表示感情、感觉的词的前面):生怕。生恐。生疼。19.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:医生。20.某些副词的后缀,如“好生、怎生”等。
“苟且偷生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沉重,但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它的影子。比如张三每天机械地完成重复的工作,明知这份职业毫无成长空间,却因为房贷压力选择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”;李四在冷暴力的婚姻里硬撑十年,只为给孩子一个“完整家庭”——这些场景都藏着苟且偷生的内核:用暂时的安稳掩盖内心的不甘。
有人会问:为什么很多人宁可苟且也不改变?其实就像温水煮青蛙,当“习惯”成为最大的舒适圈,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反而更让人恐惧。我见过最典型的例子是隔壁王叔,在即将倒闭的国企耗了八年,直到收到裁员通知才被迫创业,结果现在成了社区连锁超市老板。他说:“早知道该早十年跳出那潭死水。”
换个角度看,苟且偷生未必全是消极的。疫情期间很多实体店主转型做社区团购,表面看是被迫将就,实则开辟了新赛道。我常去的咖啡馆现在既是自习室又是脱口秀开放麦场地,老板把“凑合经营”玩出了跨界创新——这说明关键不在于是否处于苟且状态,而在于是否保持破局的敏锐度。
那如何区别健康忍耐与消极躺平?有个简单判断标准:看你的妥协是战略缓冲还是自我麻痹。就像程序员小王白天在传统企业写老旧代码,晚上却在GitHub参与开源项目,这种“骑驴找马”式的苟且其实暗含突破力量。真正危险的,是连内心挣扎都消失的彻底麻木。
我始终相信,每个苟且偷生的故事里都藏着觉醒的种子。上周在菜市场遇到卖豆腐的刘姐,她说攒够钱就回老家开民宿,眼睛里有光在闪动。这种在现实夹缝中依然保持的生命力,或许正是这个词最积极的注解——暂时的低头从来不是认输,而是为了更漂亮的抬头。
城市的霓虹灯下,每个苟且偷生者都在编写自己的生存剧本。有人把剧本演成了悲剧循环,有人却悄悄改写着结局走向。选择权始终在我们手里,就像暴雨中的种子,看似被雨水打压,其实正在积蓄破土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