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èn 忿
  • huǒ
  • zhōng
  • shā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fèn huǒ zhōng shāo

成语解释:犹言怒火中烧。
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张鸿渐》:“甲词益狎逼。张忿火中烧,反刀直出,剁甲中颅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愤怒时

繁体字形:忿火中燒

英文翻译:burst into anger

忿火中烧的意思

忿:1.同“”。2.见〖不忿〗、

火: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8.姓。

中:[zhōng]1.方位词。跟四周的距离相等;中心:中央。华中。居中。2.指中国:中文。古今中外。3.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:家中。水中。山中。心中。队伍中。4.位置在两端之间的:中指。中锋。中年。中秋。中途。5.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农。中学。中型。中等。6.不偏不倚:中庸。适中。7.中人:作中。8.适于;合于:中用。中看。中听。9.成;行;好:中不中?。这办法中。饭这就中了。10.姓。[zhòng]1.正对上;恰好合上:中选。猜中了。三枪都打中了目标。2.受到;遭受:中毒。中暑。胳膊上中了一枪。

烧:1.使东西着火:燃烧。烧毁。烧煤取暖。2.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:烧水。烧饭。烧砖。烧炭。盐酸把衣服烧坏了。3.烹调方法,先用油炸,再加汤汁来炒或炖,或先煮熟再用油炸:烧茄子。红烧鲤鱼。烧羊肉。4.烹调方法,就是烤:叉烧。烧鸡。5.发烧:他现在烧得厉害。6.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:烧退了。退烧了。7.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。8.因财富多而忘乎所以:有两个钱就烧得不知怎么好了!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,今天咱们来聊聊“忿火中烧”这个成语!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老李辛辛苦苦做了三个月的项目,结果被同事抢了功劳,他当场气得脸红脖子粗,拳头攥得嘎嘣响——这不就是活脱脱的“忿火中烧”吗?这时候问题来了:为啥人一上头就容易“烧”起来呢?

其实啊,这种情绪就像高压锅里的蒸汽,憋久了总要找出口。你比如说,小美在超市排队结账,突然有人插队还理直气壮,她顿时觉得“火气直冲天灵盖”。这时候该怎么办呢?嘿,她深吸一口气,掏出手机拍视频说:“大伙儿都看看啊,这人多‘讲文明’!”结果对方灰溜溜溜走了——看吧,怒火也能转化成机智应对!

不过话说回来,我总觉得“忿火中烧”这事儿得辩证看。你瞧隔壁王叔,前阵子发现儿子考试作弊,气得差点把戒尺都打折了。但后来他跟孩子促膝长谈,发现是学习压力太大才出此下策。这时候问题又来了:愤怒真的只是负面情绪吗?其实未必!它就像报警器,提醒我们有事情需要重视和处理。

个人觉得啊,咱们老祖宗造这个词儿太有意思了。火能煮饭也能烧房,关键看怎么控制火候。就像上周我去银行办事,柜员态度差得让人想拍桌子。但我转念一想:“跟ta较劲不是耽误自己时间嘛!”干脆掏出小本本记下工号,转头就找大堂经理反映情况——结果人家又是道歉又是送小礼品。这波操作,可比直接发飙划算多了!

所以说嘛,遇到让人冒火的事儿,别急着让“火势蔓延”。你想想,人在气头上容易钻牛角尖,这时候不如学学诸葛亮,唱个空城计先冷静冷静。毕竟天大的事儿,等脑子清醒了再处理也不迟。记住啊老铁,咱们是情绪的主人,别反过来被情绪牵着鼻子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