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ǒ
  • zhōng
  • shā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nù huǒ zhōng shāo

成语解释:中:心中。怒火在心中燃烧。形容极端愤怒。

成语出处:宋 王迈《臞轩集》:“虚舟相触何心在,怒火虽炎一响空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激愤

繁体字形:怒火中燒

英文翻译:burst into anger

怒火中烧的意思

怒:1.生气;气愤:发怒。恼怒。2.盛大:怒潮。狂风怒号。山花怒放。

火: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8.姓。

中:[zhōng]1.方位词。跟四周的距离相等;中心:中央。华中。居中。2.指中国:中文。古今中外。3.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:家中。水中。山中。心中。队伍中。4.位置在两端之间的:中指。中锋。中年。中秋。中途。5.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农。中学。中型。中等。6.不偏不倚:中庸。适中。7.中人:作中。8.适于;合于:中用。中看。中听。9.成;行;好:中不中?。这办法中。饭这就中了。10.姓。[zhòng]1.正对上;恰好合上:中选。猜中了。三枪都打中了目标。2.受到;遭受:中毒。中暑。胳膊上中了一枪。

烧:1.使东西着火:燃烧。烧毁。烧煤取暖。2.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:烧水。烧饭。烧砖。烧炭。盐酸把衣服烧坏了。3.烹调方法,先用油炸,再加汤汁来炒或炖,或先煮熟再用油炸:烧茄子。红烧鲤鱼。烧羊肉。4.烹调方法,就是烤:叉烧。烧鸡。5.发烧:他现在烧得厉害。6.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:烧退了。退烧了。7.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。8.因财富多而忘乎所以:有两个钱就烧得不知怎么好了!

成语评论

生活中,你有没有遇到过让人“怒火中烧”的情况?比如同事推卸责任导致项目出问题,或是家人误解你的好意却反咬一口。这时候胸口像堵了块烧红的炭,恨不得立刻爆发出来。但问题来了: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生气伤身,却还是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?

举个真实例子:小王熬夜做的方案被领导当众贬得一文不值,他瞬间感觉“怒火中烧”,拳头在桌下攥得发白。这时候如果直接拍桌子反驳,可能让关系更僵。其实这种激烈反应,往往源于未被满足的期待——我们渴望被认可,却被否定时就像触发了警报系统。那要怎么化解呢?不妨试试深呼吸三次,把“凭什么这样对我”换成“他是不是没看到我的努力”,视角转换能让情绪降温。

再比如带孩子写作业的场景。孩子反复算错简单算术题,家长教了十遍还是错,这时候“怒火中烧”简直像开水壶要掀盖子。但仔细观察会发现,孩子可能因为紧张反而思维短路。这时候与其吼叫,不如把作业本推开五分钟,和孩子玩个拍手游戏。等紧绷的弦松了,再回来解题反而顺利。这背后藏着个冷知识:人在压力下,大脑前额叶(负责理性思考)会暂时罢工。

说到这,我倒觉得“怒火中烧”像身体自带的烟雾报警器。它提醒我们某些需求被侵犯了,但要不要拉响全楼警报,主动权其实在自己手里。有次我在超市排队,前面大妈硬是插队结账,当时确实气血上涌。但转念想,与其争执五分钟,不如笑着提醒:“阿姨您东西少,要不您先结?”结果对方反而不好意思地道歉。你看,火烧起来时,浇水不如拆柴。

现代社会节奏快得像滚筒洗衣机,谁还没几件窝火事?关键是别让这把火烧毁自己的理智。下次感觉“怒火中烧”时,不妨给自己按个暂停键,问问:这事三年后还重要吗?现在发火能达到目的吗?往往问完这两个问题,就会发现火焰已经小了一半。毕竟,能控制情绪的人,才真正掌握了生活的遥控器。

怒火中烧的造句

  1. 造句 一见到伪劣商品,人们就怒火中烧。
  2. 造句 看到歹徒大打出手,老郭怒火中烧,忍无可忍!
  3. 造句 听到那淫妇口出恶语,宋江不由得怒火中烧,提刀上前,一刀结束了她的性命。
  4. 造句 中国官僚和许多普通民众怒火中烧:西方敌对势力恣意妄为,他们又一次妄图阻挠中国的崛起。
  5. 造句 人生三境界:一、即使怒火中烧也能心平气和,二、即使身无分文也能气定神闲,三、即使受尽坎坷也能怡然自乐;当一切看得淡然,即可活得快乐洒脱!
  6. 造句 萨拉尽管表面上对所有相关的人依然和蔼可亲,内心却怒火中烧。
  7. 造句 他怒火中烧,对着他们大吼起来.
  8. 造句 一个怒火中烧的人,其暴躁如雷的表现更像是要激怒我们和他本人作对,而不是与他的敌人作对。
  9. 造句 我怒火中烧时,似乎什么事都干得出来.
  10. 造句 如果情况相反,AV得以通过,怒火中烧的托利党国会议员也许会要求喊停上议院改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