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ǒ
  • zhō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ǒ zhōng qǔ lì

成语解释: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。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;自己上了当;却一无所得。

成语出处: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《猴子与猫》载: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,栗子让猴子吃了,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受人利用,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

繁体字形:火中取栗

英文翻译:gain profit in risk

火中取栗的意思

火: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8.姓。

中:[zhōng]1.方位词。跟四周的距离相等;中心:中央。华中。居中。2.指中国:中文。古今中外。3.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:家中。水中。山中。心中。队伍中。4.位置在两端之间的:中指。中锋。中年。中秋。中途。5.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农。中学。中型。中等。6.不偏不倚:中庸。适中。7.中人:作中。8.适于;合于:中用。中看。中听。9.成;行;好:中不中?。这办法中。饭这就中了。10.姓。[zhòng]1.正对上;恰好合上:中选。猜中了。三枪都打中了目标。2.受到;遭受:中毒。中暑。胳膊上中了一枪。

取:1.拿到手里:取款。取行李。把电灯泡取下来。2.得到;招致:取乐。取暖。自取灭亡。3.采取;选取:取道。录取。可取。给孩子取个名儿。4.姓。

栗:1.栗子树,落叶乔木,叶子长圆形,花黄白色。果实为坚果,包在多刺的壳斗内,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。果实可以吃。种类很多,通常指板栗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Lì)姓。4.发抖;哆嗦:战栗。不寒而栗。

成语评论

火中取栗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,但它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。举个例子:小张为了帮同事背锅,主动揽下一个烂摊子项目,结果自己加班三个月,最后功劳全被上司拿走。这不就是典型的“替别人冒险,自己白忙活”吗?
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做这种“火中取栗”的事?其实这和人性中的侥幸心理有关。就像看到烧烤架上的栗子,总觉得“火也许没那么烫”,或者“这次说不定能成功”。我有个朋友就总爱帮亲戚做担保,结果去年真的被连累背了二十万债务。

这个成语最早来自《伊索寓言》的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的故事。放到今天看特别有意思——职场上那些忽悠新人“锻炼机会”的老油条,不就像故事里的猴子吗?不过换个角度想,有时候“取栗”行为也藏着成长契机。去年我帮客户处理纠纷时差点背黑锅,但意外学会了全套危机公关技巧,坏事反而成了能力跳板。

怎么避免成为“火中取栗”的冤大头?关键要看清两点:风险边界和回报机制。就像投资时得先问“最坏结果能否承受”,帮人前也要明确“我的底线在哪里”。上周邻居让我代管他的宠物蟒蛇,我直接建议他找专业机构——有些火堆,从一开始就不该靠近。

其实生活中没有绝对安全的选项,但智慧在于分辨“值得冒险的火堆”和“纯粹被人利用的陷阱”。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,不妨先深呼吸三秒,问问自己:这栗子烤熟了真的会进我碗里吗?

火中取栗的造句

  1. 造句 他们不会允许自己被利用来为别人火中取栗。
  2. 造句 这件事有如火中取栗,我怕干不了。
  3. 造句 但此举被论者称为"火中取栗"之举,因为一旦此举不能阻止股票下跌,则其必将陷于更大的困境。
  4. 造句 利用外籍雇佣军为其火中取栗,已成为霸权主义者当前对外侵略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。
  5. 造句 你替他去做这件事,有如火中取栗,到头来吃亏的是你。
  6. 造句 他们喜欢跳,带着两个战线火中取栗,他们将在波你.
  7. 造句 一些公司以"火中取栗"的方式学习;一些公司则从其它公司的错误中学习。
  8. 造句 犯罪分子通过走私*品发财,纯属火中取栗,最后只能落入法网。
  9. 造句 鹅绒软长毛绒,平绒火中取栗和动产口只是其中一小部分,他最显着的特点。
  10. 造句 你们不能把我当成你们的工具,替你们火中取栗。